第361章:思想觉悟(2 / 4)

现如今毅勇军已经成了朝廷最倚重事实上也最能具战斗力的军队,拥有了自己的体系。

淮扬之战就不用说了,恐怕洪承畴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这一战不会有什么悬念,只要碾压过去就可以大获胜。

到时候江南的威胁彻底解除,不仅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还有光复故土的功劳,怎么也得稍微喘口气了吧?

既然多尔衮已经死了,清廷内部肯定会爆发一场大的内乱,一定会走下坡路,光复北都中兴大明也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但朝廷所能够给出的东西却十分有限,这就有些没有意思了。

你张启阳愿意做大明朝的“岳武穆”,你张启阳想成为流芳千古的大忠臣,可兄弟们没有你那么高的觉悟。

大家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这么拼死拼活的厮杀,还不就是图个荣华富贵吗?

朝廷给不了的东西,你张启阳不能不给,因为我们都是你的人呐。

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图的就是个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只要你给了我们这些个东西,你就是想黄袍加身也一定会往死里支持。

若是你张启阳不想更进一步的话,我们就把你抬到更高的台阶上去。

这样的思想,在毅勇军内部不是没有,也不是刚刚开始萌发,而是早已有之,并且大有市场。

自从攻占了徐州之后,张启阳的攻势就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虽然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压力,却没有继续强行攻打下一个目标泗州。

作为扬州的门户,泗州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取徐州而下泗州,直接进逼扬州,当年的多铎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就好像当年的多铎南下之时泗州不战而降一样,现在的泗州守将又故技重施,既然在暗地里派遣使者来和张启阳谈条件。

两个昼夜攻下徐州,闪电一般的攻取速度让清军极为恐慌,只需要看一看徐州那残破的城墙就可以明白毅勇军的攻坚能力到底有多么强悍了。

眼瞅着这淮扬的局面一日不如一日,多尔衮又死了个不明不白,煌煌“我大清”说不准哪天就会分崩离析,谁还会死咬着洪承畴的屎饼子?

只要条件谈妥,泗州就会集体“反正”,重新竖起大明的旗号,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再有两天时间,若泗州还要推三阻四,我就要强行攻打了!”

虽然泗州已成为案板上的肉,但张启阳却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更不可能允许泗州的清军反反复复的要条件。

只要打通了泗州通道,洪承畴就是彻底歇菜了,要是他精明一点,就会马上跑路,若是他死守的话,恐怕连洪承畴自己都很清楚死守扬州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抽调的丁壮已经到了。”大军作战,一定需要海量的辅助人员,在当地临时抽调丁壮也是常有的事情,而这个事儿通常是由地方官负责。

作为徐州知府,刚刚上任不久的李杉李大人确实尽职尽责,不管是后勤保障还是运送通畅,都做的很不错,始终抱着“为打胜仗不惜一切”的想法,和毅勇军的合作相当愉快。

“咱们的这个探花郎还算是有些本事,至少不是夸夸其谈空口大言的花架子,他做的很不错。”

毕竟李杉是朝廷的人,不在毅勇军体系之内,张启阳原本是想当面夸奖他几句,到时候军功簿子上稍微提一下他的名字,好让他能捞到一点实实在在的功劳。

想不到的是,当张启阳看到这位探花郎知府的时候,却发现他鼻青脸肿满脸是血,一看就刚刚挨过一顿胖揍的狼狈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儿?”

“是下官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给跌伤了。”李杉支支吾吾的说道“下官不擅骑乘,马匹又劣,不小心给跌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