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思想觉悟(1 / 4)

多尔衮死了这个消息,一点都没有让张启阳感到惊讶,就好像这件事完在他的预料当中,甚至缺乏应有的关注。

虽然清廷一再宣称多尔衮是“暴卒而崩”,不仅张启阳不相信,就连民间市井的升斗小民愚夫愚妇都不相信,一时间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有人说多尔衮是在狩猎之时中了埋伏,被一对扮作盗贼的蒙面士兵当场格杀,身中几十箭又被砍了几十刀,最后用铲子才把破碎的尸块收拾起来。

还有人说是太后在慈宁宫中埋伏下刀斧手,然后深夜召多尔衮进宫议事,“摔杯为号”唤出刀斧手,当场砍下了多尔衮的脑袋。

谣言这个东西本就不靠谱儿,而且越传越夸张越来越邪乎,尤其是社稷到宫闱秘事朝廷争斗,更是引得老百姓们分外关注,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多所谓的“知情人士”都言之凿凿,甚至有人说自己亲眼看到了多尔衮的尸体,一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儿,比真的还要真。

虽然这些传言和事实相距甚远差距极大,而且绝大部分谣言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甚至不符合常理,但是老百姓却津津乐道,总是在私下里偷偷摸摸的谈论着。

乱七八糟的谣言非常离谱,而起衍生出很多个“版本”,说法各有不同,观点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却是所有造谣者和传谣者的“共识”。

多尔衮之死一定和太后有关。

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布木布泰!

时至今日,张启阳依旧用不惯毛笔,还是使用他最习惯使用的炭笔给金丝雀回信“多尔衮之死,必是遭了伪清太后的毒手,你自行想办法以此事为基础推波助澜,掀起风潮扩大影响为要。”

“另,刘乾龙之言行不必再报我知道。”

作为张启阳的“内务大总管”兼“贴身秘书”,金丝雀不仅仅只是负责汇总江南的消息,同时还把刘乾龙、叶黥、钱谦益等人的言行举动事无巨细的给张启阳打“小报告”。

在金丝雀的报告中,着重提到了刘乾龙的言行。

“刘乾龙对朝廷不恭,言谈之间不做任何掩饰,恐有赵普之心。”

刘乾龙这个老家伙对大明朝没有丝毫忠诚可言,对于张启阳而言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金丝雀也是很清楚的。

之所以很郑重的专门提起这个事儿,就是希望引起张启阳的注意,因为她觉得刘乾龙会打乱张启阳的步骤和盘算。

不论张启阳本人对大明朝有没有忠诚之心,也不管他是不是想做大明朝的忠臣,至少现在还是一副“赤胆忠心”的样子。

金丝雀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刘乾龙会像当年的赵普那样,强行给张启阳披上一件龙袍,玩儿一出陈桥兵变的老旧戏码。

刘乾龙到底有没有这个心思?

张启阳心中有数。

要是刘乾龙真这么干的话,一定会把张启阳的盘计划打乱。

但刘乾龙终究不是赵普,陈桥兵变的大戏不是独角戏,在没有张启阳支持或者默许的情况下,光凭老东西一个人,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唱不起来。

张启阳并不担心会重演陈桥兵变的老套路,其实金丝雀也看清楚这一点,她是在提醒张启阳,要他注意毅勇军中,尤其是毅勇军高层的内在思想变化。

虽然毅勇军是张启阳一手打造出来的,但是,现在的毅勇军已不是当年的小吴庄民团时代那么单纯了,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体系。

毅勇军体系,又被很多人在暗地里称为“张党”,这个体系虽然还被李吴山牢牢的掌控着,但却已经萌生出了“自我意识”。

在小吴庄民团时代,还可以说是为形势所迫,大家不得不抱成一团在乱世之中挣扎求存,不使劲挣扎不拼命踢打就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