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毅勇军不奉召(2 / 4)

。”

“那是以前,现如今圣天子在位,大家报效的心思极切,只要好好的和他们说道说道,一定会愿意捐献的,完不必弄的如此暴戾血腥。”

圣天子在位了,大家就满怀报效之心的愿意捐献了?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当初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面对汹汹而来的百万闯军,号召北京城的官吏富户们捐献,满朝文武大小官员都装聋作哑一毛不拔。

等到李闯打进北京城之后,棍棒相加动用酷刑进行拷掠,竟然从那些人身上压榨出几千万两白银。

按照王宣同的说法,昔日北京城的官僚们之所以一毛不拔,就是因为崇祯皇帝不是圣天子。

等到李闯登基坐殿之后就“捐献”出几千万两之巨,这是不是说李闯就是圣天子了?

刘乾龙的这番话,说的王宣同哑口无言!

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勋贵大臣,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朝灭亡也不愿意拿出一分一文。

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僚士绅,刘乾龙从不抱哪怕一丝一毫的幻想!

“这个……刘府丞行事虽是为大局着想,终究手段欠妥。新朝初立万事以稳妥为要,如此粗暴的行径,若是民变……”

“民变?你让他们变一个给我看看!”刘乾龙毫不客气的说道“只要有毅勇军镇着,我就不信他们的脖子比我毅勇军的刀子更硬!”

虽然刘乾龙从来都没有像张启阳那样直接说出“武力决定一切”的话语,但他的所作所为恰恰完美诠释了张启阳的那句话。

“城里还算安稳吧?”虽然已是这江南半壁的君主,却终究没有正式登基称帝,依旧沿用着太子的头衔儿,用“监国”的名义处理军政民事。

和真正的皇帝相比,也就是缺少一个登基大典而已。

蔡枫华还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官职,却被临时加了一个建极殿大学士的头衔,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一旦新朝正式成立,他就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内阁首辅。

这个内阁首辅的位子基本上已经算是内定下来了,只是还没有正式宣布而已。

对此,蔡枫华一点都不着急。

太子殿下都还没有正式称帝呢,内阁首辅着的哪门子急?

蔡枫华本就是崇祯皇帝钦定的侍讲学士,是太子殿下最亲近最可靠的班底,比侍讲教授出身的了许文才还要高。

山河破碎社稷危亡之际,不离不弃一路追随太子,成为内阁首辅大臣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勿忧,城中虽偶有小小风波,大体还算安稳。尤其是府衙获得众多捐献之后,已可应对泱泱百万江北之民……”

“说起捐献……”太子殿下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我听说那刘乾龙行事残暴,强行逼迫威胁索捐,有没有这回事?”

“有!”蔡枫华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此事臣早已经有所耳闻,府尹王宣同也屡次谈起……”

“那……”

“陛下不需过问此事!”蔡枫华说道“权做不知情好了!”

在这些个一路追随太子南来的文官当中,蔡枫华就是这个群体的领袖人物,必然要对太子负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考虑太子的利益。

从江北来到南京的百姓有近百万之众,虽说这些人都大明朝的忠义之民,但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光是养活这些人就有诸般难处。

好在还有一个刘乾龙。

不管他用多么残暴的手段,也不管他任何的搜刮压榨巧取豪夺,终究是在给朝廷做事,是在解决迫在眉睫的大难题。

虽然手段实在过于激烈,却不失为一个快速见效的办法。

至于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