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亩产四五千斤的粮食(3 / 3)

蒋家大宅,蒋文渊把金耀林等人领到了后院,那里还有几垄后种的红薯,如今正好可以收了。

听能亲自收一回红薯,几位农官高兴坏了。

就连这队羽林卫的头儿,也忍不住跑过来看热闹。他也想见识见识,这亩产几千斤的高产粮出土的瞬间。

蒋文渊命人拿了镰刀和锄头来,告诉他们先割去藤萝再刨比较省事。几位农官都是精于农事的实干派,一点就通。当下,接了家伙什儿就开干。

不过短短的五垄红薯,撑死了一分地。收完了一过称,六百零七斤。

这会儿,他终于相信有亩产五六千斤的高产粮种了。他心中突然升腾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大夏的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

金耀林一行一连在蒋家待了两天。就红薯明年推广的事情,同蒋文渊一起做了细细地规划。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汇报去了。

除了金耀林,其他的三位司农官都留了下来,辅助蒋文渊做好明年的红薯推广。二十名羽林卫全部留下,专门看守红薯种。

至此,蒋家人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此时已入冬,金耀林一路北上,越往北越冷,临近京城的地界还下起了大雪,差点冻掉他半条命去。

饶是如此,回到京城已是十一月十二了。他顾不得休息,回京的当天就进了宫,同景帝禀明,亩产几千斤的红薯确有其事,他甚至亲自参与挖掘了。

他将当日刨红薯一事,描述的绘声绘色,听得景帝恨不能自己亲自去挖挖才好。

次日,景帝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顿时整个朝堂都轰动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这个国家离战乱也就不远了。

因此,连一向抠门的户部尚书张修,也大声地请求陛下重赏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