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采气(1 / 2)

反转修真时代 零点Q 4604 字 2020-08-06

? 信息上言这丹田之法为内功之母法,丹田之气为虎力之源。.p> 内气聚于丹田,只有通过规律性的意识转动,才能通用自如,达到身所用之处。

而内气转动之法有站桩势,坐势,揉腹,还可配动作,也可通过演练拳法用内气带动外形,调动丹田内转。

这种丹田内转功夫,可增强人体系统的吸收功能,吸釆外气,培养真气,增强体内分沁活动。

人体的丹田内气通过呼吸,意念的配合,在丹田内部做纵向循环流动,以逆腹式呼吸为主,即吸气时隔肌向下运动,呼气时则隔肌向上提,为纵式循环。

丹田内气通过呼吸,意念的配合,在丹田内部做横循环流动,以逆腹式呼吸为主,即吸气时以意念向右导引,呼气时向左导引,为横式循环。

丹田内气通过呼吸、意念的配合,在丹田内部做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以逆腹式呼吸为主,呼气时气向左旋转一周,吸气时气上提为顺式。

丹田内气通过呼吸意念的配合,在丹田内部做逆时针方向循环流动,以逆腹式呼吸为主,呼气时气向左旋转一周,吸气时气上提为逆式。

这气不但要练,还要养!

养气即养浩然之气,所谓“养气不离性,练气不离命,欲要养气修命,须使心意不动。.为君火,动为象火,心火不动,象火不生,气念自平。无念神自清,清者心意定……。”

养气之法又称养丹田法,练功时注意选择站、坐、卧三种姿势中的一种,一般以坐势效果为最佳。

常乐将思想意识集中,双目垂帘,舌尖轻轻抵上腭,静如睡眠状,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处,意想丹田处有一气团。

随着鼻吸鼻呼的呼吸配合,他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之灵化为光芒,从头顶百会穴徐徐下行并压缩到丹田的气团内部。

在呼气时则意想人体内的浊气,由会随呼气动作排出体外,如此调息柔和自然。

渐渐常乐只觉得腹部发热,身温暖舒适,唾液增多,精气充沛,时而丹田内有跳动感,同时腹内还伴有“咕、咕……”的胃肠响动声。随着时间推移,体内的“气团”逐渐增大充实,并沿任脉线自由循环流动。

常乐依法面南背北而坐,双目垂帘,两手足八字掌状,掌心向下,分别放于身体两侧,约与地面距离一尺以下,挺胸、抬头、收腹、头顶旋、身放松。.p> 他两掌先向内分别划三个平面圆,然后再向外划三个平面圆,在向外划最后一个平面圆后,两手指尖分别弯曲并拢握拳,并翻拳拳眼分别向两侧,再慢慢抬起与眉齐,然后双拳变掌,掌心向下,并按至下丹田,再将两掌分别放于身体两侧,如此反复。

常乐在双掌向内外划圆时,意想由地心发出的白色光精,源源不断地被吸至掌上,并抓到手中捧于眼前,送入口上并吞咽到下丹田,同时配合两掌的下按动作。

“釆阴之气!”

常乐忽地伸手抓出。

所谓阴之气即大地之阴气,常乐起身然后上体前俯向下弯腰,两臂向丹田处合抱,如此仰俯交替。

他前俯时以口呼气,后仰时以鼻吸气,意想整个人体被大地升腾之气体所笼罩。

而在上体后仰吸气时,则意想人体百脉俱开,并随双掌的外翻动作,与大地之气相接,前俯呼气时,意想将高山之气由双掌随合抱动作贯入下丹田,贯气时意想下丹田处自然张开一个大洞,并随吸气动作而自然关闭。如此反复。

“吸日之气!”

常乐将两臂缓缓回收至胸部两侧,翻掌掌心向下,两掌徐徐下按到身体两侧,然后两掌慢慢上提至肋部两侧,翻掌掌心向前,并向前推出,如此反复。

他以呼吸配合着两掌的动作,上提回拉动作时以鼻吸气,下按推出动作时以口呼气。

而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