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你提前告知,这次损失就惨重了。为感谢你,
我打算用部分转移至 ** 的资产成立新公司。
我持有51%的股份,你拥有49%,如果亏损算我的。
若是盈利则全是你的。
利润可选择按月或按年结算。
这里有一份合同,请签字确认,从此你也将是公司的重要股东。”
说话间,娄振华从一旁拿出早已备好的文件递给陆卫民。陆卫民听见娄振华要将公司部分股权给予他,心想自己虽然随身空间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也无法轻视娄振华的丰厚财产。
毕竟娄振华号称“娄半城”,可见家底之雄厚,
虽然大多数财产还在京城,
但是即便移至 ** 的部分亦是可观财富。
空手套得49%的股权,说是不心动那是自欺欺人。
但陆卫民历来坚持原则:绝不错取分毫之外,正当权益则当仁不让。
于是他摇了摇头道:
“娄兄,无功不受禄。我确实提供了些提示,但远不足以换取如此多股份!况且我提醒你初衷并非求利,纯粹出于友谊之情。”
娄振华见状焦急万分,真诚地劝说:
“卫民老弟,这 ** 公司的股权请你务必收下,容我解释:
我决定让你享有 ** 公司的49%股权不仅出于感激,更是因为我认同你的才干。
自从认识至今,你对于国内、国际事务以及政策的预测准确无误,彰显出你极强的政治敏感度和洞察力。”
他说:“相信通过这些能力,定能使我们在 ** 发展的更好。并且若非你的警示,这些资产很可能因为时差来不及转移从而归国有。
所以我无论怎样都没有吃亏。希望你能签下这份合约,与我携手并肩把事业办好。
拜托一定考虑答应吧!”
经此一说加上观察到娄振华诚意满满的合作意愿,陆卫民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陆卫民同样认同娄振华的慧眼识英:凭借自身对接下来数十年国家、国际政经形势的理解和预见性;倘若借助其提供的这一股权支持,公司定将愈发壮大,无疑最后收益良多而绝不会亏损。
在北京的陆卫民虽然身处首都,却也不愿错过 ** 赚钱的黄金时期。他对对方说:
“如果想要我和你们合作,可以,但是有几点要求:首先,我要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我要握有企业的重大决策权,从而可以指导公司的发展路径!作为交换,我能保证在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使公司资产增值至最小三倍。”
听到这儿,娄振华非常吃惊地说: "资产十年内至少增长三倍?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会增值到原来的八倍!"
"什么改革前的钢厂,这里面浑水摸鱼的事情以及布置关键职位的事..."陆卫民继续补充说道,“怎么样?娄兄是否有疑虑我对这个诺言的实力和信心?” 陆卫民信心满满的补充道,“我可以在合同上写下这一点以表明信心,如果做不到,则放弃分红权利!”
“别这样别这样! 对卫民弟的信任绝不是假意的。我实在是太过惊喜!我答应您的条件!只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就得重做这份合同,明日才好来找你签约了!”娄振华迅速应答。
随即他提出疑问:”那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娄兄,与地方居委会之间的合约是否已经签署进行公私协作的?”
娄振华表示没有:“我的工厂相当庞大,资产评估及负债清理需时日较长,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陆卫民表示理解并点了点头,问到:“那你是否得到允诺,在转变为公私协作企业后仍能成为管理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