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千叮万嘱(3 / 3)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3721 字 2个月前

皇了,眼下如何称之为徽宗陛下,摇摇头,叹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许多朝廷命官当年都对我们谦恭有礼。我想,既有皇上的面子,也是他们知道师父和师叔不做官,不会妨碍他们,故而放下心来。”

普安道:“既然文官做不了,武将莫非也不成?弟子不相信你们当年会不为所动。恐怕心中难免会有些许胡思乱想。”

余下白了一眼,喃喃道:“你真笨,当年的朝廷,世人皆知。你做文官,要受太师蔡京的点拨。你做武将,要受枢密童贯的拿捏。就是殿帅府的太尉高俅也会让你浑身不自在。何况还有杨戬、王黼、李邦彦、梁师成之流。刘法将军和种师道老将军、张叔夜大人就是前车之鉴。”

武连道:“余下这话说的在理,张叔夜大人那样的好官,都被蔡京赶到海州做太守去了。如若师父和师公做官了,如何自处。尽管徽宗皇上会庇护,可也不能面面俱到,事事躬亲,时时维护。”

费无极道:“你们都明白了,那就好。我们做不了诸葛亮,只能做李密。”子午、普安、余下、武连大为不解,都面面相觑。

张明远道:“诸葛亮和李密的故事,你们莫非忘记了。《出师表》和《陈情表》又忘记了。”子午四人顿时点了点头,这才恍然大悟,了然不惑。

子午道:“我大宋的祖宗家法也不错。外戚和宦官也是服服帖帖,不敢兴风作浪,轻举妄动。别看徽宗、钦宗、和当今天子,他们三位皇上好似并不像太祖一样大权在握,高高在上,可他们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普安道:“所言极是,外戚和宦官在我大宋的确被制的服服帖帖。”

余下道:“秦二世有宦官赵高弄权,大汉有外戚王莽、吕雉。汉末还有十常侍胡作非为。就是到了这三国时蜀汉的后主刘禅身边还有个宦官黄浩弄权。大唐的外戚武则天和宦官高力士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外戚和宦官搞的皇帝头昏眼花,招架不住。太祖以来,外戚和宦官就不敢兴风作浪了。”此言一出,张明远和费无极点了点头,佩服不已。

武连道见师伯和师叔如此,一脸不悦,应声道:“这话,我不敢苟同。那童贯又当如何,莫非你们视而不见,闻所未闻,要忽视人家曾经的耀武扬威么。”

张明远道:“你们只知童贯带兵打仗,耀武扬威。哪里知道,童贯再厉害,也不敢对徽宗皇上大不敬。”

费无极道:“这童贯好比徽宗皇上手中的风筝,尽管童贯可去天南地北,但这细绳还捏在东京徽宗手中。”子午四人点了点头,不再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