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美泉宫。鲜花依旧盛开,只不过是换了一些耐寒的品种。但弗兰茨却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恐怕接来下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在西欧地区遭到暴雪袭击的同时,中欧却经历了一个暖冬,内塔来尼亚地区似乎一个冬天都没有下雪,搞不好来年又会出现一场旱灾。但实际上弗兰茨多虑了,1846年之后奥地利帝国的农业才会出现歉收,不过相比它的邻居们还是要好上很多。法国会从1845、1846、1847连续三年歉收,导致法国农民的购买力急速下降,同时金融违约大幅增加,土地兼并加速,最终引发了革命。至于西班牙的事情究竟会有多糟糕,弗兰茨不太清楚,但也不会跳出饥荒、暴乱、内战的套路。同时弗兰茨也打算在殖民地增加粮食种植的面积,虽然这样做会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但是可以为未来增加一份保险。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并不会导致减产,而是增速相对放缓而已。除此之外弗兰茨还需要再建立一些储备粮基地,毕竟以他的脑回路起义暴动这种事情似乎总和吃不上饭活不下去扯上关系。弗兰茨在想如果自己能让大多数人吃饱,那么是不是能将一部分地区的叛乱消弭于无形呢?抑或是只让一部分地区出现叛乱,然后用全部的力量将其彻底扑杀呢?只不过一场突然发生的暴动给弗兰茨迎面泼上了一盆冷水。北意大利,米兰。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在这座奥地利帝国的核心城市中发动了暴乱,结果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奥地利帝国统治的北意大利地区小规模的暴动不断,关于它们甚至都没有准确的记载。然而这一次的规模却很大,起义者持有大量武器,他们先是袭击警察局,之后又裹挟民众试图抢夺军火库。好在这一次拉德茨基元帅并没有采取怀柔政策,直接调集了三个团的兵力前去镇压。当人群见到严阵以待的军队时就开始退怯,裹挟民众的起义者们知道等人群散去之后他们就会彻底失去机会。于是乎有人在人群中引爆了早已准备好的炸药,之后向人群开枪。“奥地利人开枪了!”“快和他们拼了!”“冲啊!”好在拉德茨基元帅的士兵纪律性足够强,没有因为过度紧张而胡乱开枪,否则那将会是一场真正的屠杀。民众在惊恐中四处逃窜,但是由于奥地利的军队没有开枪,同时黑洞洞的枪口和整齐的队列也让人望而却步,自然也就没人会不要命地冲向奥军军阵。很快就只剩下那些死硬的起义者了,他们并没有撤退,而是选择向奥地利的军队开枪,投掷自制爆炸物。但是这种杂乱的袭击对于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军队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随着整齐的枪声响起,最先冲上来的起义者就被消灭殆尽了,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枪声就好像炒豆子一般。起义者被完全压制,线列开始向前推进,那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此时已经被这种压迫感吓傻了,只能没命似地狂奔。然而早就有精锐猎兵绕过去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同时也占领了各处制高点,一场精密的猎杀开始了。之后又通过被俘虏的起义者得知了其残党的存在,最后逮捕近1300人,再加上之前击毙和俘虏的总人数到达了惊人的2500人。虽然比不上教皇宫起义军动辄上万的数字,但是奥地利帝国控制的北意大利地区自从那次烧炭党起义之后,已经数年没有人数超过一百人的暴动了。毕竟有钱赚,有饭吃,谁想玩命啊。而且由于皇帝的那条御令“恶人必不该被纵容,好人必不该蒙冤。”,再加上弗兰茨的持续关注,北意大利地区的治安相对较好。倒是意大利民间因为抢生意或者是黑帮抢地盘之类的事情经常会爆发数百人规模的械斗,不过由于奥地利帝国收缴了大量武器,所以也没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当地的地方官们只是说这是一种民族传统,并没有过多干涉。经过调查这些起义者大多数都是码头工人,传统手工艺者和小商人。他们各有各的理由,虽然表面上说些要打倒帝制,抵御外辱之类的话。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p,集成4大语音合成
第二章 内忧外患(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