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6章 枉死丫鬟女配711(2 / 2)

这道旨意如同春雷乍响,唤醒了整个王朝的生机。

很快,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建筑在各州府拔地而起,朱漆大门上“济民院”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院内布局井然有序:东厢是粮仓,堆满新碾的稻米;西廊是衣库,叠着厚实的棉袄;正厅则摆着数十张柏木长案,供百姓登记领取。

君欣亲自挑选了三百名清廉能干的官员负责此事。

他们黎明即起,在簿册上仔细记录每个受助者的信息;夜深不寐,清点着第二日要发放的物资。

有位姓陈的主事,连续三月未曾归家,将患病的母亲托付给邻里照料;还有个年轻的书吏,在风雪夜徒步二十里,只为给山村的孤寡老人送去冬衣。

当第一批救济粮运抵城南时,排队的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七十岁的张老汉颤抖着接过沉甸甸的米袋,突然跪倒在地,“这袋米里,有陛下亲手摸过的谷粒啊!”

旁边的李婆婆将新领的棉袄贴在脸上,泪水浸湿了靛蓝的布料,“二十年了,第一次穿这么暖和的衣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紧紧握着分发到的粮食,声音颤抖地说道,“女帝陛下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啊!在她没登基之前,咱们这些老骨头早就饿死冻死不知多少回了。如今有了陛下,咱们才有了活路,陛下就是那普度众生的活菩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旁边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敬仰,“是啊,陛下心怀天下,连我们这些最底层的百姓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你长大了一定要记住陛下的恩情,做个像陛下一样善良伟大的人。”

暮色四合,天边的残阳将最后一缕金光洒在济民院的青瓦上。

院前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橘红的光晕在渐浓的夜色中晕染开来,像是散落在人间的星辰。

君欣独自站在高高的宫墙上,夜风撩起她玄色的衣袍,猎猎作响。

她的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屋檐,落在远处蜿蜒的街巷间——那里,领完赈济的百姓们正三三两两地往家走去。

他们怀中抱着新领的米袋,肩上搭着御寒的棉衣,脚步轻快地穿过灯火阑珊的街市。

有孩童蹦跳着跟在父母身后,清脆的笑声隐约可闻;老者拄着杖缓步而行,却也不再如从前那般佝偻着腰背。

女帝修长的手指轻抚过斑驳的城墙砖石,指尖传来岁月磨砺的粗糙触感。

她望着那星星点点的灯火在街巷间流动,忽明忽暗,却始终不曾熄灭。

这些微弱的光芒,此刻正温暖着一个个贫寒的家,照亮一条条归家的路。

君欣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眼底映着远处的灯火,闪烁着欣慰的光。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如济民院的灯火一般,终将连成一片,驱散笼罩王朝多年的阴霾。

待到那时,这万家灯火,必将化作普照天下的曙光。

城墙下,最后一队领完赈济的百姓正走过石桥。

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护城河的水面上,与摇曳的灯笼光影交织在一起,模糊而又温暖。

君欣仰头望向渐暗的天穹,第一颗星辰正在她头顶悄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