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谋共反(3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7436 字 2021-02-22

可抵达盛京城下!”

“嗯,去吧。”

杨善一走,多尔衮在厅内来回踱步,竟然又忍不住长吁短叹。

经过这段时间的煎熬,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既已决心反叛,这将来的命运,到底如何,也只能听天由命吧。

多尔衮在厅中来回踱了许久,又召集手下亲信,仔细研究了许久,确定万无一失后,方让手下散去,独自一人在厅中独坐。

现在,终于万事俱务,只欠东风,只不过,这样行动大事,到底要不要告诉那当朝太后与那个小皇帝呢?

多尔衮脸上,不觉泛起了一丝苦笑。

原来,这些天来,多尔衮虽是一直在做准备,但却未与那太后布木布泰相商,也一直未告知已有十二岁的小皇帝顺治。

因为在多尔衮看来,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越为隐密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等自已部秘密布局完毕,再告诉这母子二人,亦不为迟。

因为,自已决心已定,若那布木布泰与自已意见相左,反来掣肘,却是不美,还不如等自已一切都暗中措置完,再令她们听命行事,方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在估计豪格次日便可到达的夜晚,多尔衮终于决定,在这个注定无眠的夜晚,去和布木布泰好好谈一谈。

前往雍宁宫的路上,秋风渐起,瑟瑟寒意沁入骨髓。

来到宫门外,布木布泰已然歇下,但听闻多尔衮深夜前来,还是立即召他入见。

昏黄烛光下,偌大宫中,仅有多尔衮与布木布泰相对而坐,人影摇摇,一时间,皆是静默无声。

多尔衮凝视着面前这位再熟悉不过的情人,心里面万语千言,一时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而对面的布木布泰,却是神情平静,眼神幽微,仿佛已然洞悉其心事一般,令多尔衮没由来的一阵心虚。

终于,还是多尔衮一声轻叹,上前轻轻将情人搂在怀里,尽量让接下来的告白变得温柔和蔼一些。

“大玉儿,本王这深夜前来,实是有要事相告。”多尔衮脸上挤出笑容,尽量让自已的语言显得柔和。

“哦,摄政王有何要事,但可直说。”

多尔衮咬了咬牙,将先前杨善秘密来报,说豪格要与自已一道谋反,以及自已最终答应,这几日已做好充足准备,且估计明后两天就可与豪格里应外合,一道造反之事,向布木布泰原原本本地说了个清楚。

“太后,请恕本王未曾禀告,便这般自行做为。”多尔衮装出一脸沉痛之色“毕竟此事关系重大,本王为恐有失,才决定在完成准备后,再去太后与皇上禀告,更为合适。请太后恕本王专擅之罪。”

布木布泰久久无言,她的眼神骤然空洞,怔怔地望向窗外那黝黑的夜空,渐渐地,眼角泛湿,双目潮红。

“大玉儿,你,你怎么了……”

虽然早猜到情人会有这般举动,但看到她真的似要盈盈落泪之时,多尔衮心下,亦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布木布泰拭去眼角泪水,声音轻若蚊虫“摄政王,你是真的打算,要就此与豪格联手,一齐反叛唐廷吗?”

多尔衮一声长叹,脸上的表情却是骤然狰狞,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朗声道”正是!与其这般被李啸慢慢割肉流血而死,还不如一举反了,奋发抵抗,以图自存。毕竟现在之状况,我大清精锐兵马,尽被唐军消耗于战场,国中只剩老弱残余,且国中民众,又是汉化严重,再这般下去,哪怕唐军不动手,我大清亦是徒于虚名,最终亦彻底消失于历史之中。更不用说,万一李啸拿下乌思藏后,便掉过头来向我大清开刀,我等无兵无将,除了束手就擒,安有一法可想么?!“

”而现在,豪格畏惧去乌思藏送死,方愿与我等联合,这样一来,我等凭添助力,可谓天赐良机,正是反叛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