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议和(3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6717 字 2021-02-22

椅上呆坐的皇帝。

最终,崇祯一声长叹,缓缓道”好吧,为了尽快结束这场君臣内斗,以免我大明继续受此无妄之灾,这个议和协议,朕准了。“

杨嗣昌伏跪于地,高声道”皇上审时度势,仁德宽容,真乃不世之明君也。”

皇帝既已同意,接下来,这份唐明议和协议,便正式盖章生效。

然后,皇帝另外接连下诏,恢复李啸部官爵职位,又将首辅刘宇亮,让太监切责了一番,并罚俸三月。其余曾密告过李啸的官员,亦是贬的贬,罚的罚,却是为李啸长出了一口恶气。

而作为与首辅刘宇亮等人,一直不太对付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见皇帝对这帮办事无能,只会挑拔事非文官多加惩处,心下亦是十分快慰。他快意地想道,这刘宇亮等人受此打压,估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朝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在朝廷旨意传回山东后,李啸十分高兴,心下快意莫名。

他感慨地想道,曾经的自已,在明廷之中,屡受掣肘,行事总觉多有约束。但现在有这议和协议在手,那捆绑自已的绳索,就如被统统割断了一般,从今之后,行事处世,当可再不必如先前那般受朝廷拘束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已先前与朝廷的这番争斗,倒是相当的物有所值。

与朝廷的斗争告一段落,李啸接下来要做的重点工作,便是立刻安排移民,前往虾夷岛和库页岛南部定居。

此时已到四月初,象虾夷岛与库页岛等地,原本冰封的海面,皆已解冻,可以让船只顺利通行。李啸遂安排,让那些正在济州岛上等待的移民,其中20万人,前往虾夷岛定居,另外10万人,则安排前往库页岛南部定居。

李啸确信,有这总共30多万人的移民前去垦荒拓殖,这原本缥无人迹的虾夷岛与库页岛,总有一天,也会象台湾岛一样,越来越兴旺繁荣,成为华夏汉族子孙永传的繁衍生息之地。

至于库页岛北部,因为与清朝地界,仅有一道鞑靼海峡相隔,为保证移民的生活安稳,不受战争影响,故李啸决定,这里暂时不派出移民,还是等自已在将来,能在外满洲驻屯兵力,从而彻底让库页岛成为安稳的后方之后,再行安排移民过去,进行生产与开发。

与时同时,李啸另一个关注重点,便是新建三大船厂。

到现在为止,李啸军中,只有登州船厂这一家,而从去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过去,整个船厂,亦只不过建造了三艘二号福船,十来艘海舱船,以及三十多条鸟船。

这个生产进度,当然远远不能让李啸心下满意。

于是,李啸给仔细规划,最终决定,在台湾岛,济州岛和虾夷岛这三地,再成立三个大型船厂,一定要让船只生产的速度与产量,达到先前的几倍以上。

这些新成立的船厂,皆是从登州船厂中,分出精干人员,前往组建。而各个船厂的分工,也多有不同。

其中,登州船厂,作为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船厂,主要生产大型帆船战列舰,尤其是以模仿欧洲各类西式大帆船为主。

而济州船厂,则主要生产中式战舰,诸如福船,赶缯船,海舱船之类。

至于台湾船厂,则是生产小型船只,多以鸟船、沙船为主,主要用于对西方各国以及与福建广东等地,进行贸易活动。而之所以不在台湾进行大型船只生产,李啸也是希望,在自已力量还不算强大之际,暂不要去刺激那占据澎湖为老巢,现在东南海面的霸主郑芝龙。

毕竟,郑家经营多年,拥海船数千艘,水师数万人,这样恐怖的海上力量,绝不是自已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超越的。

至于规模最小的虾夷船厂,则同样以生产小型船只为主,以及利用地利之便,招些日本匠人,仿造一些诸如安宅船,小早船之类日式战船。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