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虑(3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7296 字 2021-02-22

再去深究此事,其实殊无甚益。

而现在,为了实施自已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划,杨嗣昌一直苦于兵力不足,他早就在想着,要从李啸处抽调兵马,前往山陕或湖广等地清剿流寇,若为这事与李啸闹僵的话,却是有些不值得。

再说了,相比李啸诛杀四名小小的卫所指挥使一事,现在湖广及山陕等地肆虐的流寇,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才是最可能致大明王朝于死地的掘墓人。若放着流寇不对付,倒去惩处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的李啸的话,未免一来寒了将士之心,二来也有本末倒置之嫌。

令杨嗣昌没想到的,现在事情过了快一个月了,锦衣卫还是把李啸擅自诛杀四名卫所指挥使一事给报了上去,看来今天,自已却还是不得不好好给崇祯皇帝解释一番啊。

“回禀皇上,此事,臣已知晓了。”

“你既知晓,为何不速速来向朕禀报?”

崇祯的脸上,明显地涌起了怒色。

杨嗣昌轻叹一声,复跪于地,向皇帝大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之所以未向皇上禀报此事,一是剿匪事务繁忙,微臣作为兵部尚书,不得不四处奔波,以至耽搁了禀报时间。二是,微臣私下认为,李啸诛杀四名卫所指挥使,虽有无视朝廷的不当之处,但相比剿灭堪为心腹大患的流贼,他这件事,却还是尚是轻微,若轻易上禀,恐徒增圣上不必要之忧虑。“

“哼,文弱,你如何这般为李啸说话。李啸虽被朕所信重,晋封世袭伯爵,又加为登州镇总兵官,但这并不意味着,朕就可以让他为所欲为,擅作威福,目无朝廷!你这个兵部尚书,对李啸未免过于放纵了一点!“

崇祯说到后面,明显加重了语气,一脸愠怒之色。

杨嗣昌心下暗叹,皇帝果然还是心胸狭小,对李啸诛杀四名卫指挥使之事耿耿于怀,看来,自已要慎重地考虑好再回答了。

他沉默了一阵,便缓缓地说道“那依皇上看来,要如何处罚李啸方好?“

一肚子闷怒的崇祯,没想到杨嗣昌竟反过来这般问自已,他顿是一怔,随即呐呐道“哦,你竟还来问朕?朕且问你,李啸这般狂悖行事,依你来看,却该如何惩处,方为合适?“

杨嗣昌伏跪至地,长揖而拜道“陛下,请恕臣直言。“

“你说。“

“陛下,依臣之见,李啸现在登州镇总兵官,依律可以处置其下卫所官员的。况且陛下又将那登州交于他权处置,李啸毕竟年少,一时得意,做出有违圣意的失当之处,却也尚可谅解。若陛下必要深究李啸之责,臣恐会寒了李啸及其精锐部众之心哪。“

听了杨嗣昌这番话,崇祯脸上顿时满是复杂之情。

他当然也知道,自已才对李啸这般信重有加,升他成了世袭伯爵,又成了大胆第一位权统管登州军民两处事务的总兵官,若在李啸才走马上任不过一个来月之际,便向这位自已心下颇为欣赏的虎将加以惩处,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这,文弱,依你这么说,那李啸这般目无朝廷之举,难道就这般轻轻放不成?“崇祯脸上,闪现出不甘与犹豫的神色。

“陛下,臣以为,陛下既已重用了李啸,就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以臣看来,陛下可从两方面对李啸进行实际管控,以测试其能力与忠诚度。“杨嗣昌缓缓答道。

“哦,爱卿可详细说来。“崇祯眼神不觉一亮。

“禀陛下,陛下任用李啸这样的武将来治理登州,以臣看来,可从文治与武功两面,来考察李啸。”杨嗣昌直起身来,侃侃而谈道“文治方面,则是要求,李啸必须每年交纳登州足额的税赋,保持登州地方安靖,百姓生活安稳。武功方面,则是要求李啸整肃消灭登州一带部的盗匪,同时抽调精兵,配合微臣那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划,调拔其部下精锐兵马,前往湖广与山陕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