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3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6733 字 2021-02-22

道,这大批的流民,因为金汤城每天可施予薄粥两碗吊命,且因金汤城筑成后,有大量的工作机会,故虽然天气越来越冷,却无人愿走。只是,现在金家庄堡的接纳能力已尽饱和,实在无法再吸纳他们。

如果这些人继续在金汤城外呆下去,安谦担心,很快冬天来临,来自蒙古高原的极冷寒潮,绝对会将大部分流民迅速冻死。若是这样,虽说乱世人命如草,但面对这样将要发生在自已眼皮下的悲剧,还是实在太让人叹惋了。

李啸看完信,不觉一声轻叹。

他心里十分明白安谦想对自已说什么。

金汤城现在,除去修建城墙和堡内相关建筑的银两花费,只有七八万两银子剩余,这些银子,都要来购买粮食,下发薪水,以保证堡内军民与工匠的生活需求。现在饱经战乱的宣府镇,物价腾贵,粮食难购,安谦手中的银两,实有不敷使用之嫌,李啸暗想,现在安谦应该是在勉力支撑了。不然的话,不会写这样一封看似汇报工作,实为请求援助的信件。

只是,在金汤城的容纳能力已到极限的情况下,现在山东的赤凤卫与铁龙城两地,还有能力接纳更多的流民么?

李啸迅速地在心下算了一笔细帐。

现在赤凤卫中,能耕种粮食的田地已分派完毕,能容纳的流民的工作机会,一是盐场,二是桑田、三是开辟的军马场和盐碱地经济作物种殖场,四是将来赤凤城中的各类商肆店铺,五是现在正处于探查状态,还不一定会有的金矿铜矿等矿产工坊。

现在还有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这些需求人力的地方,都还在筹建当中,最快运作的盐场,也要到两个月后才能正式开始投产,况且也只能吸收2000余人,不可能再吸收更多的人力。

而且,即便部项目都建好并运行,李啸估计,顶多吸收一万余人就到顶了,剩下的劳力依然无法容纳。

而在铁龙城处,因为各类炼铁设备还未齐,二千余名河南百姓,二千余名单县当地因为无家可归而投靠李啸军的本地百姓,目前的工作皆是开挖并粉碎铁矿,以为将来的钢铁投产作准备。可见,目前尚未正式投产的铁龙城,对于吸收更多的劳力,亦是力不从心。

当然,李啸完可对这些流民不管不问,任其自行冻饿而死。因为现在大明各地的州堡城镇的官员,差不多都是这般做的。

只是,若真这般做,李静啸感觉自已过不去良心这一关。

这些人,从山西、大同等地,千里跋涉至金汤城,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找到安身落脚的机会,就此改变濒死无依的命运,若还是只能冻饿而死,该是多么凄惨的事情!

“去把卧子先生叫来,本官有事与他相商。”李啸对一旁的军士吩咐道。

军士应诺而去,很快陈子龙大步来到客厅之中。

李啸让陈子龙看了安谦的来信,然后问他,到底要怎么处理这些流民,才是合适之举。

“大人,这些流民,可与我军上次一样,挑出年轻强健者,部从宣府镇带到我赤凤卫来。”陈子龙不假思索地说道。

“哦,为何要这般处置?”

“大人,学生所忧之事,乃这么多人聚集在金汤城外,对我军期待殷殷,结果却被我军冷漠对待,那些百姓定会大失所望,满怀怨恨。如果其中有不良之徒,趁机煽动百姓闹事,那金汤城外,怕难免有一场血腥的纷争,这样的结果,将会使流民百姓与我军两败俱伤。”

陈子龙郑重的话语,让李啸不觉点头称是。

是啊,人都逼到没活路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现在金汤城还未完修好,真的这2万余人闹起事来,凭金汤城不足二千人的丙总军兵,能不能顺利将流民百姓弹压下去,还真的是个问题。

“卧子,只是这些流民真的迁来我赤凤卫,一时却难有合适岗位安置,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