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上中下策(3 / 7)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9207 字 2021-02-19

。我对他们的整人手法一向十分熟悉,所以根本没想到这样步步为营、旁敲侧击的阴险手段会是他们想出来的,我担心朝中另有人想对大人不利,所以一直在秘密侦缉此事。

前几日厂内几个番子和东厂地人在酒楼起了冲突被他们的人拿了,放话说不见内厂大档头出面赔礼绝不放人。大人出门在外,卑职实在不愿多事,闻讯便亲自赶了去。

想不到与卑职交涉地那位戴义戴公公,争吵之间暗中竟塞了一个纸团给我,卑职回去后一看,内中写地正是东厂和锦衣卫暗中合作,图谋大人的事,这和卑职揣测地阴谋不谋而合,卑职再也不敢怠慢,这才急忙赶来见你“。

杨凌怔怔地想了半晌,才喃喃地道“戴义?唔他对王岳、范亭早有不满,透露的消息应该不假,而且他也没有任何理由骗我。他在信中说些什么?”

吴杰道“戴义信中原话卑职还记得,戴义说‘东厂、锦衣卫计诱刘瑾、张永等人为恶,激起众怒移罪于杨凌,杨凌回京,百官上疏请斩,皇上必不允,遂再请囚杨凌候查,皇上必允。

锦衣卫奉诏逮捕之时,内外伏以厂卫精锐。以杨凌拒捕之名遽杀之,并剪羽翼。挟余威再除刘、马、张等八内侍。内廷除奸、外廷造势,则帝王之尊亦不能罪之,天下靖矣。’”

杨凌听了霍地站起,急急向前行了两步,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吴杰站起身随在旁边,静静地不发一言。杨凌望着眼前火红一片的枫林,胸膛急剧起伏了好一阵。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有什么好愤怒的呢?自已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得遵守现在地游戏规则,他们斩草除根的酷厉,自已觉来心狠手辣,在他们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手段。

这样的朝代,难道还能指望政治分岐象现代民主社会一样投票表决么?要斗垮对手,就是一场你死我活地战争,所谓仕途险恶。岂不正是这个缘故?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平静地道“大档头一路辛苦,走,咱们回府小酌几杯,再细细商议”。

吴杰眼中悄然闪过一抹欣赏的神色。向他拱了拱手道“是,卑职遵命。”

小厅中,两人置酒浅饮,柳彪打横儿作陪。这两人都是内厂上层人物,不需有所顾忌。

杨凌举箸皱眉,沉思半晌,嘴里咀嚼的什么食物然不知味道东厂此计不可谓不毒啊,八虎与他交好的事众所周知。至于八虎是否受他盅惑,根本不需要确切地证据,市井谣言就相当于后世的舆论导向,只要他同样拿不出反证就足够了。

如果朝中百官和士绅名流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那么东厂锦衣卫趁他突然回京,对他们的计划尚无察觉时猝然下手,一夕之间将内厂精锐连根拔除,就算皇帝事后知道事情,也已无力回天,更无法降罪一人了。

最难办地是这个计策一时竟无法想到破解的手段,舆论掌握在谁手里?在读书人手中,而朝中的文官就是读书人的核心。这件无往而不利地武器一直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就连皇帝也同样畏之如虎。自已去向谁辩白?可笑!就算他舌灿莲花。又怎斗得过千百张嘴巴?

不能消除百官地误解,自已在道义上就始终屈居下风。不要说想回京提出解除海禁、通商利民的政策,意图改变大明地命运了,恐怕今后举步维艰,要做这个官都要战战兢兢。

杨凌叹了口气,见吴杰和柳彪也是一脸沉重,不禁展颜一笑,安慰道“不必太担心,他们还是低估了我们地力量,不知道司礼监有我们的人,更不知道西厂和锦衣卫内部也有人和我们结盟,他们想以迅雷之势将我们掩杀?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他们知已不知彼,胜算能有几何?”

吴杰颔首道“卑职明白,如今我们既已知道他们的计划,又掌握着他们所不知道的力量,想猝然袭杀内厂精锐自是一句空谈。

可是现在对我们不利的形势已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