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国内汽车企业现状(2 / 2)

限公司背后的主管部门平起平坐,并在同年于纽约成功上市,融资六千万美元。

这是国家企业海外上市第一例,对纽约证交所来说,这也是来自中国第一只正式挂牌的股票,当年的美国股市轰动一时。

然后呢?然后金牌汽车怎么发展呢?说实话,刘琅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发展的前途。

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是垄断经营,大众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合资企业也是风生水起,但别忘了,合资企业很少,国就三家和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各汽车厂家均裹其他足而行,无太多的战斗心,业内“行规”重重,暮气十足。

当然,这一世要比前一世好多了,国有不少家企业都在做配套零件,万和公司的万向节自然不必说,直接给宝马公司供货,还有很多其他企业都在这一行,尤其是“探索一号”数控机床大量应用后,对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零部件的制造只是低端产品,当然,这是相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零部件的制造算是下游产品,附加险不高。

国家也想在汽车产业有所发展,合资公司就想逐渐消化国外的技术,但是话说来,人家外国公司才不会把技术给你,一家企业根本上是要盈利的,把大部分零部件交给你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核心技术是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关系到一家企业的根本,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企业了解的。

国外汽车的核心技术都是通过近百数十年的发展才得到的,而国内也就近些年才开始接触相关产业,国家倒也有车企,但都是卡车、面包车,而且这些车的发动机同样是原苏联的产品,根本不能用在轿车方面。

可以说,民用轿车的核心技术跟什么卡车、面包车完是两个体系,要想有所突破必须重起炉灶,但这容易吗?当然不容易,而且是非常难。

刘琅非常清楚当下国家在汽车方面的问题,那就是零部件制造风生水起,但核心技术存在高大壁垒,国企想要突破有巨大难度,至于说私企,他们连入局都做不到,别的不说,启动资金至少需要几千万吧,这些钱你有吗?

这还是启动资金,技术怎么办?生产线没个几千万不要想,人才呢?

对了,人才方面倒真是有一些,两年前在刘琅的协调下华夏工业科技和一气公司在华夏大学成立了一个汽车技术研发实验室,北方工业集团也参与进来,后来有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汽车技术实验室,这也是国家想要搞汽车的一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