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美国分公司(2 / 2)

不采取措施只有死路一条,降低用工成本又被拿了出来。

公会还是一如既往的“代表”工人们与企业谈判,不过企业这次不再妥协,公会也一步不让,最后没办法,企业破产了。

没错,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工业企业宣告破产,甚至福特、通用汽车也架不住了,提出了破产保护,美国政府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企业破产,立刻出面协调,寻求多方融资渠道让企业躲过难关。

大趋势下,底特律的很多企业破产,几十万的产业工人失去工作,这时公会也没辙了,企业都没了跟谁罢工去?

很多美国人就是这样,完全就想着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想以后怎么办,如果这些年他们自愿降薪,很多企业是有可能挺过这场金融危机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危机过后满目疮痍,留下的只有失业的工人和废弃的工厂。

北方工业集团到来,对一些人来说如同救世主,即便给的薪水不高,只有他们鼎盛时期的一半左右,但这些钱就可以让他们交保险、交房租,让孩子上学,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工厂在一年前建成,十个月前开始试运行,不过情况有些问题,那就是这帮工人干活水平太差。

在国内,工厂一旦落成,设备安装完成后很快产品就会做出来,北方工业集团已经有了成熟的市场渠道,所有符合标准的产品立刻能够获得订单,工厂之所以选择在底特律,原因就是这里的产业工人,这些人水平应该是不错的,不用经过太多的培训就能上岗,可是结果让刘琅大跌眼镜,招聘的工人水平是有,但在北方工业集团眼里却不够看,也就是说他们的水平已经有些落伍了。

没办法,总经理杜松在国内又找了三十多名工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手把手的教导他们,花了两个多月才勉强合格,但很多核心部分还得需要国内员工来参与方能完成。

技术方面还好一些,大不了培训呗,多花一些时间总能成功,让杜松不爽的是汽车公会又窜出来了,要在工厂里设立公会组织,美其名曰为了工人好,天天找工人谈话,要求成立公会组织,这件事刘琅坚决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