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使出全力(2 / 3)

力的一击。

其实关宁军的基本建制和大旗军有些类似,都是采用了“小营”制,对接明朝时期的军官制度。

刚刚从前方撤退下来的十几个营头伤亡很重,七零八落的聚在一起,士气显得有些低落。

尤其是那些苦战了大半夜的士兵,甚至连唉声叹气的力气都没有了,而直接守着篝火抱着武器呼呼大睡。

残存的军官大多带伤,见到吴三桂的到来,强打精神站立起来,正准备把那些呼呼大睡的士兵喊醒,吴三桂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士卒昼夜苦战,早已人困马乏,不得惊扰。”

“是。”

“凡今日作战之兵士,开双饷。”

“是。”

“伤兵后撤,调李本深部上来吧。”

“马军从左翼突破,步军居中,辰时开战。”

“开战之前,把军中的金银珠玉都赏下去。”

抛开民族立场,单纯从带兵的角度来看,吴三桂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统帅,对待士卒绝对没得说。

而关宁军虽然是名义上的朝廷队伍,其实本质上就是两辽将门集团的“私兵”,自然爱护有加,这也是关宁军战斗力强悍战斗意志顽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初吴三桂勾结多尔衮的举动,分明就是对大明朝的公然背叛,但这支绝对却选择跟着他一起投靠了多尔衮,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支事实上的私人武装,所谓的大明边防军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第二日。

艳阳初升,霞光万道,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适合厮杀的好天气。

昨天打了那么久,死伤那么重,却无尺寸之功,对于军心士气是个极大的伤害,但吴三桂显然知道应该怎样挽回。

没有刻意的悬红挂赏,而是直接把数不清的金银珠玉分发到士兵的手中,让他知道主帅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自然士气高昂。

辰时初刻,在一片难得的和煦阳光之中,第二日的战斗旋即展开。

今天的战斗和昨日有了很大的不同,吴三桂第一次把视若掌上明珠的骑兵拉了出来,并且让他们打头阵。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从来就不存在纯粹的骑兵。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只要骑兵的数量达到总兵力的三成,就可以称之为骑兵队伍了。

关宁铁骑,这个名字足以说明一切。

吴三桂的关宁军,本身就是步骑混合的军队。

而这部分骑兵,则完是用银子硬生生堆出来的。

当年在一片石大战当中,要不是这支骑兵,到底是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军获胜,还是最终李自成的闯军取得最终胜利,还真的说不准呢。

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吴三桂微微的摆了摆手,用很沉稳的语气说道“开始吧。”

随着吴三桂本人的认旗一阵摇晃,战鼓之声顿时响的惊天动地。

沉闷而又悠远的鼓声催人奋进,仿佛这个战场的心跳,骑兵就好像打开闸门的洪水,瞬间“泼洒”出去。

开始的时候,骑兵的速度并不算很快,仅仅只是翻开蹄子的小步慢跑,当从侧后冲出来的骑兵越过本部的步兵之后,立刻展开速度。

短短两百步的距离,就已经把速度展开到了极限。

每一个骑兵都尽可能的蜷缩着身子,把自己隐藏在马颈的后面,虽然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空气动力学,但这么做却可以让战马跑的更快,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开敌人的弓箭等远程杀伤武器,这是无数次生死大战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利用骑兵冲阵,然后步兵跟上,这就是吴三桂的战术核心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骑兵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加速度展开的拼杀,或者如蒙古骑兵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