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这一次是对的(2 / 3)

母子二人。

看这个样子,鳌拜是不打算守京城了,而是要带着布木布泰、皇帝和一众的宗室人员撤到关外去。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唯一的一个选择。

但是对于布木布泰和顺治小皇帝而言,却是一个开始,灾难的开始。

在这京城里边,鳌拜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若是撤退到了关外,由着他从容布置,到时候这天家的母子二人一定会更加凄惨,说不得连性命都保不住了呢。

只要鳌拜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把顺治小皇帝废掉,而这个借口鳌拜甚至不需要去找,现成的局势直接就可以拿去用了。

丢了大清国的江山,你福林还有什么脸面做皇帝,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做大清国的九五至尊?

大清国灭亡的责任,只有皇帝才能扛得起来。

若是因此就废掉了皇帝,所谓的太后也就没有了。

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这还用说吗?

历史上有哪个废帝是能善终的?

以鳌拜的秉性和做事手法,只要是到了关外,必然会对这一对母子下手,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儿。

“太后,这是大贝勒的密信。”当老太监海富从衣底取出一封书信的时候,布木布泰亟不可待的接了过来。

大贝勒,不是指大清国的大贝勒,因为那是礼亲王代善以前用过的名号,至今还在用。

老太监说的这个大贝勒特指一个人吴克善。

科尔沁蒙古大贝勒吴克善,布木布泰的嫡亲兄长,当今天子福林小皇帝的亲娘舅。

事到如今,屡遭变故的布木布泰已经信不过其他人了,当然她已无人可用。

唯一可以派的上用场的就是自己的娘家人蒙古人!

大贝勒吴克善的密信中说的很清楚,几千蒙古骑兵已在长城外做好了准备!

蒙古兵准备什么?

当然是截杀鳌拜!

把最后的一点兵力用于自相残杀,而不是齐心合力抵御外敌,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这个错误布木布泰不得不犯。

明明知道这是一错再错,却不得不这么做。

这会把大清国最后的一点元气损失殆尽,却已顾不得了。

大清国会是什么样子,那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和儿子的安危。

宁可亲手断送了这个大清国,也绝不能便宜了鳌拜那狗奴才。

撤出京城,经蓟州过遵化,出了长城碍口之后继续向北,这是一条捷径,比走山海关要近的多。

而在这中间,要经过一段属于蒙古人的地盘,吴克善不仅是顺治小皇帝的嫡亲娘舅,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

和布木布泰既是兄妹又是儿女亲家,属于典型的外戚,而外戚能够依赖的就只有太后和小皇帝了。

吴克善打的是什么算盘,布木布泰已经隐隐的感觉到了。

既然大清国的灭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索性一锤子砸到底,利用现在的局势和血缘关系彻底把大清国变成大蒙古国,趁着这个机会接收关外,把大清国的遗产变成大蒙古国的基业。

广阔的草原再加上关外之地,本就不属于大明朝的实际控制范围,毅勇军再怎么厉害恐怕也无力发动那么大规模的远征。

到时候以长城为界,只要喘过这口气,未尝就不能效仿当年的铁木真,昔日给黄金家族做牧奴的科尔沁人,未尝就不能成为新的黄金家族!

野心啊!

在这惶惶乱世之中,每一个人都揣着极度膨胀的野心,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

嫡亲兄长的算盘,布木布泰不是不知道,但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乱吧,那就来一场最彻底的混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