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兄弟谈心(1 / 2)

原本热热闹闹的一场宴席,竟然被弟弟搅和的一团糟,张大娃颇为恼怒“三娃子,你这是做甚?”

“哥,我是在帮你。”

“放屁,”张大娃指着稀烂的宴席说道“你就是这么帮我的?”

“这帮人是什么货色?大哥你不会不知道吧?朝秦暮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阿谀逢迎之徒,你怎能与这些人搅和在一起?”张三娃痛心疾首的说道“我的大哥呀,别忘了你的身份。”

“我当然知道这帮人不是什么好货。”张大娃说道“但是,治理地方还用得着他们,接受他们的投诚也是大帅的意思,我只不过是按照大帅的吩咐做事而已?”

“吃吃喝喝,这是校长的吩咐?还有两个狐狸精,也是校长的吩咐?”张三娃说道“你不是说按照大帅的吩咐做事么?你做了什么?是吃吃喝喝还是和女人勾勾搭搭?”

身边出现了女人,这是军中大忌,对此张大娃真的说不出什么来。

但是,身为大哥,被弟弟这么当面指责,脸上却是挂不住,有些强词夺理的说道“要是我违反了军规,自然有军法治我,还轮不到你来说。”

“校长临走的时候是怎么吩咐的?你都忘记了吗?”

张启阳就是压在张大娃头顶的一座高山,无论他再怎么膨胀再怎么狂妄,都越不过这座高山“大帅要我做好战斗准备,四日之内开拔。”

“你做好战斗准备了吗?你什么时候开拔?”

“大帅说的是四日之内,又不是今天,只要不耽误日子就行。”

这句话,让张三娃相当的无语。

张启阳给的期限确实是四天,但那是最后期限,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最后时刻才完成。

战事如火兵贵神速,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理。

按照张三娃的做事风格,修整军队、抽调人员,搬运物资等等这些战前的准备工作,只需要两天最多两天半就能够完成,差不多可以节省出一天都两天的时间。

但张大娃的宗旨却不是“尽可能的快”,而是“不耽误四日的期限”就行。

这是典型的官僚作风,偏偏却不违反军令。

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只要不违反军令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没耽误事就行”这是张大娃的思想。

尽可能的为战争服务,一切的一切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是张三娃的想法。

这就是新旧两种军人的思想差距。

当这两种思想体现在两个人的身上,并且针锋相对的时候,就会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

这一点,在张家这一对兄弟的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张三娃明明有一肚子话想对哥哥说起,但却又不知应该怎么说,看着狼藉的宴席沉默良久,态度终于有所缓和,扶正了两张翻倒的坐器,兄弟二人相对而坐。

“哥,你还记得当年李闯进京之时的情形么?”

当年之事,张大娃至今记忆犹新。

闯军号称百万,分两个大的战略方向进犯京城,汹汹之际,张启阳率领民兵们孤军深入,受了大行崇祯皇帝的托国之重和周中宫的托孤之任,把昔日的崇祯太子今日的复隆皇帝,还有其他几位殿下救了出来,这才有了现在的复隆一朝。

这是扶危定难擎天保驾的功劳。

当年的张大娃就曾经亲自参与其中,经历过那血与火的考验,这也是他的另外一个荣耀。

说起当年之事,张大娃顿时满脸兴奋之色“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拿着扎枪给老爷在前面开路,硬生生的冲了出来。现如今的新兵蛋子们哪里知道当年的情形,哦,三娃子,我是说你哦。”

张三娃微微一笑“哥,你是个英雄,这我知道。你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