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舍不得也要舍(2 / 3)

傅勒赫大张着嘴巴,似乎是在厉声喝止躲避炮火的蒙古兵,但却毫无效果,不得不抽刀砍人,一连砍翻了好几个心寒胆裂的蒙古兵,才勉勉强强的重新建立起最基本的战场纪律,但却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前面的辫子兵还在狂吼着,试图再次组织起来和敌人做近身肉搏,但他们的范围和人数正在飞速缩减。

对于清军而言,战场局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精锐的本质立刻就凸显出来。

虽然已经经历了极限距离的“长途冲锋”和几次拼杀,体力消耗大的惊人,但精锐终究是精锐,不仅没有丝毫疲态,反而被近在咫尺的死亡和血腥击发出了部的战斗意志。

这些辫子兵仅着轻甲,根本就没有配备盾牌,都是一水儿的大砍刀,就算是被火铳打的满身是血,依旧如同发了狂的山猪一般疯狂咆哮,疯了一样挥舞着武器。

这样的亡命攻击不仅没有丝毫效果,反而加剧了死亡的降临。

竹哨声愈发清脆,节奏也更加明快,就好像是一架开动起来的机器,尽情的展现屠杀的效率。

成排成排的冲上来,然后成排成排的倒下。

每一个倒下的辫子兵都被火铳打成了筛子,却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在自己的血泊中翻滚哀嚎,直到那些手持火铳的学生们不紧不慢的赶上来,从容不迫的把他们一一捅死,凄厉的惨叫才会戛然而止。

再怎么顽强的战士,都有一个心理承受的极限,他们不是不会崩溃,而是崩溃的上限更高一点。

伤亡数字突破了这个极限之后,整体崩溃的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每一次舍命狂攻都会演变成为徒劳无谓的送死,刚刚还悍勇无比的队友在一阵排枪过后就倒在血泊之中,来自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会神经形成巨大的考验,会对心理形成莫大压力。

虽然极其亡命精神的辫子兵还在抵抗,但却意义不大,仅仅只是最后的困兽之斗罢了,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阿济格手脚冰凉,目瞪口呆的看着远处的战斗,脑海中升腾起无数个念头。

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当中,依旧没有陷入绝境,其实他还有很多个选择。

以阿济格本人的性格特点,他一定不会就此放弃,有很大的纪律会做出孤注一掷的选择亲自率领三百多个亲卫冲上去,重新唤起士气做最后的挣扎。

几度权衡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打算,而是下达了军撤退的命令。

这个命令等于是放弃了那几千个在正面浴血拼杀的八旗精锐,而是选择保住战斗力稍逊一筹的蒙古兵。

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对手一定会分兵拦截,到时候蒙古兵就会进退不能。

连最精锐的八旗战兵都可以舍弃,几千蒙古兵又算得了什么?但是这一次不同。

之所以做出这个明显错误的决定,就是因为傅勒赫。

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陷在里边,这么做与其说是选择了蒙古兵,还不如说是选择了自己的儿子。

因为,在这种情形之下,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傅勒赫就可以转身逃走,快速撤离战场。

只不过这么做的代价太大。

当那面由两个士兵抬着的巨大铜锣敲响之时,傅勒赫毫不犹豫的率领蒙古兵撤退了。

而那些正在苦战的八旗精锐则在顷刻之间崩溃。

在激烈厮杀的战场上,“杀光敌人”只不过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事实上根本就做不到,也不不需要真的杀死每一个敌人。

只要对手崩溃,失去了最基本的组织度,就足够了。

虽然辫子兵的数量依旧不少,但后路的断绝和支援力量的撤离让他们陷入到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