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义结金兰(1 / 2)

明修北伐栈道,暗度湖广之陈仓,这个大战略连徽商们都有所觉察,偏偏身在其中的明清双方却依旧深信不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张启阳太能演了!

首先要欺骗自己,然后才能欺骗对手,这才是欺骗的最高境界。

新年过后,江南残明的水面运送力量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来自芜湖黄得功部的战船开赴到了西江口一带。

浙江和闽浙的上百艘战船陆续抵达江阴,水军的操演变得空前频繁,种种迹象表明,北伐已迫在眉睫了。

对于所有这些非常明显的北伐迹象,洪承畴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所有的这些个东西都是表面现象,完可以虚张声势。

作为江北总督,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最核心的东西毅勇军!

毅勇军的主力和扬州军都摆出了渡江作战的姿态,这个是做不了假的。

大军调动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如果算上前期筹备和各项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在天气转暖之前,作为主要进攻力量的毅勇军,还有主要协助力量的扬州军,肯定无法转移目标。

他们的目标就是江北。

在确认了对手的意图之后,洪承畴当机立断,马上进行战略部署,并且给清廷发去了六百里加急的书文江南残明渡江在即,为一战而竞功,希望朝廷马上知会湖广的阿济格,让他做好从侧翼出击的准备。

一旦明军渡江北上,湖广的十几万清军马上顺江而下,击破空虚的江南。

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隐瞒,洪承畴的渗透和情报刺探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得出的结论也很正确毅勇军的主力确实就在江南,而且是沿江布阵,摆出了一副随时渡江北上的姿态。

而将近两万人马的扬州军也做了收复淮扬的动员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舆论开始发酵。

收复北地的口号喊的震天响,请朝廷发兵北伐的调门唱的一个比一个高,无论是民心还是士气,都对北伐充满了期待!

在铺天盖地的北伐口号声中,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新华军校第四期学生毕业了。

这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一批军校生,总人数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人。

在举行了一场简陋的惨不忍睹的毕业典礼之后,这些学生突然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热热闹闹的新华军校变得冷清起来,只剩下正在接受思想启蒙的第五期新生。

作为第五期军校生的一员,化名为朱季兴的永王已渐渐适应了军校生活,并且有了最基本的民族概念。

对于莫名其妙消失的学长们,朱季兴确实很好奇“陈组长,四期学长们去哪了?”

作为小组长,陈茂不仅性情温和,而且对朱季兴颇多照顾之处,很有几分组长的威严和兄长的和蔼,不仅仅只是朱季兴的顶头上司,同时还被他视为异姓的长兄。

“我也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像个大哥一样的陈茂小声说道“此事涉密,不可过问,这个规矩你应是知道的。”

不过问涉密事宜,这是军校校规的一部分。

第四期的学生们去了哪里,这好像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怎么会涉密呢?

对此,小组长陈茂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既然得不到答案,又违反校规,朱季兴也就不再追问了。

“今日你的实战作训科目没有过关,尤其是速射和齐射,连小组考评都过不了。以后大队考评的时候肯定不达标,趁我现在有点时间,就陪你多练一练!”陈茂抄起火铳就往外走“快些跟上来,咱们一起去操场上补训!”

在小组考核当中,朱季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