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学(2 / 2)

牙,李建泰被俘之后投降了闯军。

随便招募些人手,配备火器之后就是百战百胜的军队了?

真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大明朝又何至于被李闯和清廷轮着番的折腾?

“老奴愚见,新华军校的学生们之所以如此势不可挡,必有内因!”作为一员老将,高起潜深知强兵的根本。

所谓的强兵,虽然武器装备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

三大营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京畿防御的主要力量,三大营的装备和待遇无疑的最好的,但却被多铎杀了个稀里哗啦,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强兵的根本在于人!

真正的虎贲强兵,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武器装备的良好,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仅仅只是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张启阳就把几千孱弱的少年变成了无敌的军队,这里头一定有原因。

既不能调动新华军校的学生,也不能直接组建一支现成的火器军,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启阳出风头了。

高起潜和复隆皇帝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主仆。

早在“闯宫夺门”之时,作为南京三大军头之一的高起潜就第一个对当时的太子表示了效忠,绝对算是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

若不是有这一层关系,也不会把“毅勇军监军”这个至关重要的使命放在他的身上。

高起潜虽是个身残的宦官,但却和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文臣绝不相同。

朝中的文臣,大多是空口白话,就算是有些个耿直能谏之臣,最多也就是指出时政弊端。

高起潜却不一样!

他不仅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还能提出解决的办法。

“既然你提起此事,想必已有了应对的方略吧?”复隆皇帝面带微笑的说道“朕素知你忠直的能臣,又是先皇简把起来的内臣,最是公忠体国。有什么法子你就说出来!”

“老奴以为,军校学生能有如此战力,根本之根本还在于一个教字!”

军校学生以前不过是普通的少年子弟,经过张启阳两年多近三年的调教之后,就成为战力无双的军队,只能说明张启阳传授给他们很多独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外人是无法了解的。

盲目的鹦鹉学舌,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只有深入学习,才能明白毅勇公练兵的独到之处。

“以老奴之见,朝廷若想练出强兵,只需一个字!”高起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学!”

学?

向张启阳学习!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态度,也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要认真执行深入贯彻。

按照高起潜的说法,就是派遣一批绝对信得过的人手,深入到新华军校里边,去学习张启阳的练兵之法。

等这些人学成之后,再以他们为骨干组建一个类似于新华军校的军校,编练出一支由朝廷直属的火器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