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敌我错判(1 / 4)

陈国坤,原名陈狗儿,原籍山东,是左良玉的旧部,现领黄州府剿防使之职,率部驻守平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阻止豫东南一带的闯贼乱窜。

左良玉虽死,但他手下的部将还有不少,比如说卢光祖、徐恩盛、郝效忠等,都是有名的大将。

和这些人比起来,陈国坤显得有些过于平庸,但却是左部的嫡系,素来被左良玉视为心腹之人。

这主要是因为陈国坤是左良玉的儿时伙伴,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交情。

左良玉幼年丧父,在他两岁的时候母亲改嫁他乡,在亲戚的抚养之下吃百家饭长大的。

当时的陈狗儿家境稍好一些,总是从家里偷些干粮饼子给左良玉吃。

年纪稍长以后,二人一起给私盐贩子做挑夫,在一个锅里抡马勺,是一个饼子掰成两半吃的交情。

后来左良玉飞黄腾达,自然不能忘了以前的老兄弟们,陈狗儿投靠了左良玉谋了一个军职,成了大明的军官。

虽说陈狗儿这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却胜在老实本分,而且对左良玉极度忠诚,自然被视为心腹,不仅提拔的很快,而且左良玉亲自给他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陈国坤。

从崇祯元年至今,陈国坤始终追随左良玉,已二十一年了。

在左良玉身死之后,继续追随左梦庚,绝对属于左家军当中的元老。

对于左梦庚投清这件事,陈国坤没有任何意见,既不同意也不反对,而是抱定了一个想法做大明的军官也好,给大清效力也罢,都和他无关,他只对左家人效忠。

陈国坤是个典型的乡民,斗大的字儿认不了一箩筐,什么家国天下什么春秋大义都不在乎。

只是单纯觉得当年的左良玉对他不薄,自己就应该给左家人卖命。

正是出于这种简单的报恩想法,在收到左梦庚的命令之后,陈国坤一刻也没有耽搁,马上率部出战。

陈国坤的作战手法和他这个人完一样呆板、僵化,虽然显得非常保守,但却异常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因为深知自己不是什么绝世名将,所以从不玩弄那些眼花缭乱的技巧,也从不适用复杂的战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

老老实实的执行上司的命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他的作战思想。

打呆仗打烂,一点一点的磨,打消耗战,然后利用人数优势把对手活活堆死,这是陈国坤用老了的手法。

这次也不例外!

大红狼是闯军旧部,他率领的人马大多出自闯军。

这对于陈国坤而言是一个优势因为闯军是他的老对手了,早就习惯了闯军的作战手法。

用熟悉的战术和熟悉的敌人交战,对于陈国坤而言完就是轻车熟路,就算是闭着眼睛也知道应该怎么打。

事实恰如陈国坤所料想的那样,按部就班老老实实的打了几天呆板的让人乏味的战斗之后,毫无亮点可言的攻防战就逐渐变成了消耗战,最终的胜负不是取决于谁的智慧更灵动,而是取决于谁的人数更多。

大红狼的援兵已经到了,这完就在陈国坤的预料当中,但他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的援兵也在陆陆续续的赶过来。

双方都把援兵投入战场之后,依旧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打消耗战,是陈国坤的拿手好戏。

反正时间在自己这边,又是内线作战,甚至不需要战胜对手,只要持续不断的消耗下去,对手就会知难而退了。

当自己的右翼出现了新的敌人之后,陈国坤马上就把预备队增援了上去你拱卒我也拱卒,你增援我也增援,反正我能调动一万多人马,占据压倒性的数量优势,那就耗呗,谁怕谁?

仅仅过了一个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