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密谈(2 / 4)

古”“山东”“剃发令”这样的字眼儿被反复提及。

这些字眼到底隐含着什么样的含义,老太监毫不在意也懒得去想,那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

以前,这个老太监是布木布泰的贴身之人,他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现在,布木布泰把他派到了皇帝身边,自然要肩负起小皇帝的安保卫工作。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房门打开了,布木布泰很有礼貌的亲自送范文程出来。

老太监下意识的看了看里面,小皇帝福林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很显然,范文程根本就没有给皇帝指点功课方面的事情,而是始终在和布木布泰密谈。

至于谈了些什么,那就无从得知了。

“鳌拜要去山东了,你去告诉他。”鳌拜要被调到哪里去,自然会有朝廷的旨意,似乎用不着多此一举。

布木布泰甚至没有点这个老太监的名字,但老太监却很清楚的知道这事儿只能自己去办,因为宫里到处都是多尔衮的耳目,必须做的人不知鬼不觉。

他甚至已经领会到了布木布泰的意图这是秘事,一定要让鳌拜提前知道早做准备。

久居深宫的布木布泰势单力孤,真正可以信赖的人屈指可数,除了范文程这个“文胆”之外,也就剩下一个还算有些个愚忠的鳌拜了。

但是,不管是对范文程还是对鳌拜,布木布泰都有所保留,并非是那种无条件的绝对信赖。

政治斗争当中,从来就不存在绝对信赖的说法,一切的合作与争斗都不过是利益使然的结果。

只有这个老太监,才是真正的超然物外,是布木布泰绝对信赖的人。

…………

已是深夜子时光景,正是月朗而星稀的晴好天气,一团薄薄的水汽弥漫在秦淮河上,更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这个时辰,众多的士农工商早已沉沉入睡,但十里秦淮却正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美妙时候。

一艘又一艘大大小小的花船泛于河面之上,载着风姿绰约的妓家和寻欢作乐的豪客,在一片丝竹笙箫之中歌舞升平,仿佛不夜的极乐之境。

“黄泥埠”上停着一艘六七丈长的三层花船,船身上书了一个大大“韵”字。

这是“秦淮四绝”之首顾韵儿顾姑娘的独门标记。

秦淮河上艳名远播的头牌姑娘,比如说享誉天下的“秦淮四绝”“秦淮八艳”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烟花女子,都有着自己的规矩。

比如说顾韵儿顾姑娘,她的规矩就是过了子时之后就绝不待客,任凭再怎么豪阔的恩客,哪怕是搬来一座金山,也是不见的。

刚才载着几个浙东的阔佬,弹奏了几支曲子,又吃了几盏子茶水,顾韵儿姑娘就赚到了普通百姓人家半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银。

如今曲终人散,顾韵儿顾姑娘已有些乏了,卸下精致的妆装,把高耸的发髻披散下来,已准备安歇了。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阵阵脚步声,似乎有什么人已经上了踏板。

顾韵儿黛眉一皱,过了子时绝不见客,这是她的规矩,必然是又有什么吃的半醉的浪荡子趁着醺醺酒意要强行登船了。

如顾韵儿这样的名妓,自然少不了护卫的保镖,也不惧那些个不懂规矩强行登船的家伙,真要是闹将起来,自有船夫出手将他们痛打一顿然后扔进河里让他们清醒清醒。

贴身服侍的使女宝儿和很厌烦这些人,小跑着出去了。

片刻之后,宝儿又折返回来。因为没有听到打斗之声,顾韵儿有些不快“怎么?你又放什么人上船了?我的规矩……”

“是叶相公,叶黥相公来了!”听了这话,顾韵儿顿时显得慌乱,猛然站起身来说道“我妆容不整,披头散发蓬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