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撤(2 / 3)

若不是毅勇军的及时增援,扬州城早已被攻破,但毅勇军的增援却是为了撤退。

“八十万生灵啊!”张启阳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个数字“八十万呐,八十万。毋庸讳言,想必史公也早就看出扬州不可守的局面。要我说,扬州丢了也就丢了。”

张启阳霍然起身,一字一顿的说道“但这八十万军民可不能丢啊,史公有没有想过后果?”

后果?扬州失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史可法早就预料到了。

既然多铎已经喊出了十日不封刀的屠城令,就一定会坚定的执行下去,真到了那个时候,扬州就会成为血海地狱,八十万军民将遭灭顶之灾。

“又何止于此?”张启阳的语气越来越沉重“若扬州被屠,天下谁还敢强抗建虏?抵抗之勇气必荡然无存,中华之脊梁将被打断。大明国祚将止于扬州,我族气运将消与此,这不是亡大明,是要亡天下了。永嘉之乱蒙元之祸,无过于此,史公千万掂量个清楚。”

听了张启阳之言,史可法的额上已浮现出一抹细细密密的汗珠。

片刻之间,额前的那一层细汗就淋漓而下,瞬间汗透重衫,整个人已经呆坐在那里。

“史公,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撤吧。只要保存了这八十万生灵,就还有反攻的机会。八十万条性命,只在史公一念之间!”

“撤?”一身淋漓大汗已出了个通透,打湿的头发紧紧贴在额前,史可法无奈的说道“八十万军民呐,哪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撤走的?”

八十万人呐,堪称天文数字,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想要撤走这么多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之事。

外面就是十余万凶神恶煞一般的清军,据城而守都险象环生。

若是带着大量的百姓,战斗力必然衰减的非常厉害,仅凭水路输送又能撤出几人?

“我已做过总动员,淮右之舟已至仪真附近,最多三日即可到达隋皇洲一带水面。”

为了把扬州的八十万军民撤到安地带,张启阳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极限动员凤阳、颍州一带的所有舟、船、排、筏,都在征用之列。

说的夸张一点,但凡是能在水面上漂浮的东西,哪怕仅仅只是一片木板,也必须物尽其用,不顾一切的朝着仪真方向调集。

“八十万呐!”像刚才张启阳那样,史可法也在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就算是尽起天下舟船,一时三刻也运送不完。”

“一个月,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把扬州军民送到长江南岸。”

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最后的撤离。

这就意味着扬州城必须再坚守一个月!在这几天的攻打过程当中,就已出现了好几次险些被攻破的状况,现在的扬州还能守一个月吗?

史可法实在没有这个信心。

“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无非就是一死而已,启阳与毅勇军军将士已下定必死之决心,不完成最后撤离宁可死这儿!”

这份决心和勇气,倒是和史可法不谋而合。

“能否坚守一月尚不可知,唯有尽人力听天命吧。”

史可法同意了张启阳的意见,这意味着扬州之战的意义完转变,固守扬州孤城已不再是为了保留这片最后的江北之地,而是为了给最终的撤离拖延时日。

……

对于北京城的百姓而言,春天从来就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季节。

呼啦啦的起了几场风沙,刚刚做好的春饼子还没有吃完,短暂的春季就悄无声息的溜走了,紧接着就是燥热难耐的炎炎盛夏。

虽然还不到最热的伏天,但那股燥热却更加难耐,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晒几天然后再落一场豪雨来的爽利。

太阳才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