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一己私欲(2 / 3)

江南富庶粮米无缺,人烟稠密披甲百万,小小的建虏不过是跳梁小丑,根本就不值一提。

更有滚滚长江作为不可逾越的天险,除非建虏的辫子兵都长出翅膀飞过来,否则的话,他们连长江都过不了。

“上天眷顾”“百万控弦”等等这些说法完就是不着边际的套话,说了千百遍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真正有点内容的还是那句“长江天险”。

纵观史书,所有偏安江南的政权都极度依赖长江天险,都会把长江当做是最大的安保障。

但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个江南政权可以依靠长江做长时间的防御,几乎无一例外都被北方的势力给消灭掉了。

长江天险最大的价值就在一种心理安慰,似乎只要滚滚长江还在,就能保得住一世平安。

“长江天险不可依靠。”钱于谦益钱老大人无奈的说道“如今建虏气势汹汹,携平推横扫之势虎视江南,仅凭长江天险如何能让人心安?唯有调兵遣将积极备战才是正途。”

调兵遣将准备应击清军,大家都知道这是最靠谱最现实的做法,问题是兵从何来!

江南所谓的“百万控弦猛士”,不过是自我安慰的说法而已,弘光新朝能够调动的兵马极其有限,能够控制的地盘也不过是淮扬以及江下之地而已。

浙西的潞王、闽浙的唐王,都和弘光朝面和心不合,两浙、两广以及福建的人马根本就指挥不动,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调集各处的军队?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能够派上用场的也就是江北四镇以及中都凤阳的那点人马了。

凤阳是马连超的根基之地,他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嫡系人马去和清军死磕。

至于江北四镇,都是拥立弘光的军阀,都存着拥兵自重的心思,虽然已经组建起了所谓的江北防线,却骄横跋扈不听调度,连挂着兵部尚书衔儿的江北督师史可法都调不动他们。

“唯今之计,只有调宁南侯的军马过来,才能确保江南深固不摇之势。”

宁南侯左良玉,号称大明第一名将,至少在以钱谦益钱老大人为首的东林人士心目当中,左大将军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

左良玉,从崇祯初年就和闯军交战,经验丰富的很。

尤其是在前几年的中原大战当中,和李自成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至于战绩嘛,呵呵,还是不要说什么战绩了吧。

作为李自成的老对手,左良玉和闯军交战十来年,说的好听一点叫做互有胜负,真实情况则是败多胜少,之所以能够名动天下,主要是同行衬托的好。

这么多年以来,负责征剿李闯的带兵将领大多陨灭,左良玉却活的好好的,而且声势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河南大战当中,带着百万军队和李自成反复厮杀,彻底打出了自己的名号。

在这样的年月里,只要能够保证不被闯军消灭,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左良玉的军队越打越多,竟然滚雪球一般达到了百万这个吓死人的数字。

在河南一地,就存在着两支百万级别的军队,而且还翻翻滚滚厮杀了好几个来回,这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小小的河南怎么容得下两百万军队的厮杀?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所谓的“百万大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和李自成完一样,二人虽互为对手,其实根本就一个路数胁裹百姓。

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强拉丁壮屠灭村落,军队会象吹气球一样规模迅速膨胀,至于这百万大军当中究竟有多少能上战场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虽然左良玉总是不停的报捷,却被闯军从河南打到了湖广,明明的一路败退却宣称是在高歌猛进。

左良玉虽然挡不住李自成,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