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军成(2 / 3)

足以让每个士卒都为之骄傲。

尤其是现在,奉先皇遗诏成军,由太子代替崇祯皇帝拜军拜旗,更是人生当中最神圣最自豪的时刻。

皇帝,多么神圣的字眼儿,多么尊崇的身份,代表着九州万方,代表着天下至尊。

普通的老百姓几辈子都很难见到皇帝的真容,更别提给皇帝磕头行礼了。

百姓只能给皇帝行礼,而且要行大礼,但这并非绝对,在某些特殊的情形当中,形势会完逆转过来,老百姓也可以受皇帝的礼,而且是大礼。

只要能成为皇帝的老师,也就是人们说的天子师,就有资格受皇帝的师礼,但那是在君臣之礼以后,先由天子师给皇帝行礼,然后皇帝才会回师礼,这是遵循天地君亲师的次序。

但绝大多数皇帝早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有老师了,所以接受皇帝行师礼的机会在历史上极其罕见。

除此之外,能够接受皇帝行礼的机会只有一个成军礼。

大军初成,代表着至阳至刚的乾天之意,在宣布新军成立的时候,皇帝会遵循古老的周礼正式拜军。

但是,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有番号有传承的旧有军队,而地方上的军队则没有这样的特殊荣耀,就算是建立也不会有天子拜军的礼仪。

除了王朝初建之时,这是大明朝历史上第二次能看到天子向老百姓行礼的机会。

辰时正刻,阳气升腾飞龙出渊,大旗军建军仪式正式开始。

伴随着吴大伟的一声高唱,张启阳最先登上那个临时堆砌起来的土台子,其他所有人等,当然也包括太子和诸位殿下在内,都得在侧厢等候。

“奉先皇遗诏,毅勇军建军之机已至,万千忠勇之士齐集此间,天地可鉴日月共证。有请太子殿下莅场临军!”

吴大伟喊的嗓子都疼了“有请太子临军。”

建军的诸般礼仪太子早已在私下里“彩排”过很多次了,听到宣礼之声,马上登上那方小小的土台子。

虽然还没有登基,但毕竟也算是半个君王,张启阳和太子见过了君臣之礼。

然后太子代表已经殉国的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正式授予毅勇军这个番号,还有早就准备好的军旗和佩刀等等礼仪用品,宣布毅勇军正式成立。

“拜——军——”

在吴大伟声嘶力竭的高唱声中,太子面朝台下的两千多健卒,双手前揖深躬为礼。

“太子代大明皇帝拜军了——”

台下的那些个士兵顿时热血沸腾,以整齐的节奏用大扎枪用力抵地,发出一阵阵闷雷般的“砰砰”声,等待太子礼毕之后,才单膝跪地回礼以敬。

“拜——旗——”

一面玄黄的三角旗猛然抖开,上面绣着日月双徽,正中是一个斗大的“明”字。

这面军旗本就代表着毅勇军,具有无尚的权威,又是中宫周皇后亲手绣制,对于太子而言更有深意。

躬身为礼,拜过军旗之后,吴大伟又一次高唱起来“拜——帅——”

太子朝张启阳行礼。

礼毕之后,张启阳还以君臣之礼。

从这一刻开始,毅勇军就算是正式组建完成,张启阳成为毅勇军指挥使,挂大元帅衔,他和毅勇军的使命就是光复大明。

从这一刻开始,小吴庄民团成为历史名词,毅勇军正式诞生!

接下来,太子按部就班的宣布几个重要的军职任命人选。

作为内定的监军,许文才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这位讲经解史读书读了半辈子的文官,满脑子都是精忠报国的忠君思想,尤其是在这个神圣的时刻,更是谨记“忠孝仁义”的圣人教诲,满怀报效之念,一心想要辅佐太子光复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