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北地(2 / 4)

时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里的黑夜来的特别早,而且特别漫长。

明明太阳还挂在西山上,稍不留神天色就会全黑了。

根据从军校之中学到的知识,周国柱知道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若是继续不停的往北走,黑夜会更加漫长,甚至会几个月见不到白天。

在这种冰天雪地的世界中露营,简直就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厚厚的毡帐篷并不比薄薄的窗户纸好多少,必须找到背风的山洞,要是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只能堆砌雪墙了,要不然真的会冻死人呢。

周国柱他们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根本就找不到可以栖身的山洞,好在有一处山崖。

众人躲进山崖的天然凹陷处,又专门挂起挡风的毡帘子,然后升起了一团火。

暮色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降临下来,四面八方一片安然,宁静极了。

寒风掠夺低空的嘶吼,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还有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虎啸狼嚎,全都变成了背景音,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

皎洁的月光撒播下来,映衬着白皑皑的雪光,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

周国柱是杭州人氏,在他的家乡永远都看不到这样的天地,几尺厚的积雪简直无法想象。

在这个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的极北之地,唯一能让他和家乡产生一丝联系的就是眼前的这碗茶水了。

出来这么久了,只要嗅到清茶的味道,家乡的气息就会在鼻腔里边复苏,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江南的小桥流水与绵绵不绝的机杼之声。

现如今的这个时节,家里的亲人们一定正围坐在桌旁,守着红泥炉子品着同样的茶水吧!

茶水清香厚重,那是家乡的味道,似乎和心灵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共鸣,咽下去之后那种回甘的香甜已把家乡全部的气息深深融入到血液之中了。

这是周国柱从老家带来的好茶,只可惜随行的这些个家伙丝毫也不懂得品茶之道,直接就把半包茶叶丢进大锅里煮沸了,然后又下了重盐,添加了大把大把的粗糖。

最让周国柱无法忍受的是,同行的伙伴们竟然拿出大块大块羊油扔进锅里,还取出一大包炒熟的面粉添加进去,硬生生的弄成了一锅烂粥般的面糊糊。

这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饮茶手法。

这种所谓的茶水又咸又甜,还有一股呛鼻子的腥膻气,根本就品不出原来的味道,简直就是糟践好东西。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这样的面糊糊非常扛饿,尤其是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对于热量的补充有着很明显的作用。

长夜漫漫,外面寒风呼啸,里边篝火熊熊,向前几天那样,健谈的老向导又一次打开了话匣子:“这里虽然人迹罕至,一年到头有一半的时光都冷的吓人,但却是一处宝地。这漫山遍野的上好木材就不必说了,多的数不清,还有最好的皮货。尤其是那老山参。”

老向导姓程,没有大号,只有一个程九的家族排名,他的父亲是流落关外的汉人,母亲是朝鲜人。

和很多当地人一样,向导程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山挖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参客!

说起人参,程九绝对是个行家:“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过了七月之后,就要进山寻宝了,二十多年以前,我曾经挖到过一株八两的宝贝,全须全尾都已经成了人形。”

“肯定卖了不少钱吧?”

“四十吊钱,另加一口袋盐!”

八两的参宝,尤其是已经成了人形的,绝对价值不菲,就算是品相不怎么好的那种,卖出几百两的价钱也是轻而易举,怎么只卖了这么点钱?

向导程九说道:“宝贝值钱,那是在内地,这里就没有那么值钱了。我得先把宝贝交给参贩子,贩子再运到内地贩卖,大家都要赚钱的,几次盘剥下来,能卖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