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4 问策(2 / 4)

道实质性的东西,赵维忠不由得讲出自己的笔记本,仔细记录起陈静山说的话。

“还有呢?”

陈静山继续说道:“阳奉阴违,对中医政策不落实。”

“西医领导中医,个别地方、个别卫生行政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医和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面前,忽视中医的发展,对中医的建设经常采取敷衍的工作态度,出现了某些单位挂了中医院或中医科室的牌子,还是执行西医看病方式,导致中医院和中医科室名存实亡。某些中医政策也得不到很好落实,如中医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中医人员改行时有发生。另外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赵维忠心里明白,陈静山的话说的已经非常委婉了,那里是个别现象,见识是普遍现象。

赵维忠自己在担任草原市副市长的时候,自己就从来没有关心过中蒙医院的发展。

西医医院对政府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实际效果和纸面政绩,都是实打实的显著。

甚至很多贫困地区,医院的盈利已经成为每年的政府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造成了很多地方政府在对待无证行医的中医重拳出击,对西医医疗事故权利维护的不公平现象。

赵维忠快速记录完,继续问道:“陈教授,还有吗?”

陈教授继续说道:“中医缺乏应有的法规确保权利,导致现在的中医人治极危病人,已经沦为了只能治慢病、治疗老爷病。”

“对于中医疗效差错和事故的制定,也缺乏应有的法规。对于医疗事故的制定,不是按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标准去审定差错事故,而是一律强调是否用了某种西药为标准。致使某些年轻中医不能很好提高辨证论治水平,而弃中学西。”

“没法律法规的保护,有的中医院,科室因怕担风险,只收治一些慢性病或疗养病,百姓群众称为‘老爷疗养院’。这样的单位是无法在群众中建立一定的治疗威信的,工作局面是打不开的。这样长此下去,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宝贵学术经验由于没有运用,也就慢慢丢掉了,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有的一遇到急危病人,就是抗生素加激素等,因怕不用西药而承担法律责任。”

谁敢相信,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中医理论是不能作为法律依据,这就造成了很多患者自己病情治好后,反倒把中医告上法庭的胜诉的事情发生。

就这样讽刺荒谬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常发生。

赵维忠将陈静山的话记录完,停下笔感慨道:“程教授的话真是发人深醒,想要发展中医,至少要在省法规中明晰中医的权利责任。”

短短的谈话,赵维忠觉得自己前面的路,依旧是任重路远。

受益匪浅的赵维忠,看向赵维忠的眼神带着求知的渴望:“陈教授,您还有还有什么话,可以尽管说来。”

赵维忠想在陈静山口中听见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话。

或许,憋在心里许久的话,终于有人愿意倾听。

陈静山也忘记了时间,继续侃侃而谈道:“想要发展中医,中草药是重中之重,中草药种植和中草药市场发展不成熟,导致各地均反映中药奇缺。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着药源缺、伪品多、质量差的现象。这对保障用药安、提高临床疗效,带来了极大困难,有时不得不用西药取而代之。中医药的研发和技术改进投入不够,很多患者反映服汤药不方便不及时。临床实际工作中,中药给药途径单一,这确实给一些急危症、小儿等患者带来用药不便。”

“蒙疆是中国的中药种植大省,品种多、治疗好。如果蒙疆真的能确定发展中医的政策,或许中药种植加工、中药科研制造将成为蒙疆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静山也知道现在各地都是以经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