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5?采访下(2 / 3)

徐记者一副我就是真理的样子质问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至少有效成分清晰可见,不像你说的四气五味那样虚无缥缈。”

“徐记者既然你说成为是清晰可见的,我请问你一颗当归,是什么成分让当归头具有引血上行,补血止血功效的,又是什么成分让当归身具有居中调和气血功效的,又是什么成分让当归尾具有破血逐下、活血化瘀功效的,又是什么成分让当归须具有行经通络功效的。我也想请搞中药成分分析的大科学家,让我也知道是哪四种成分让当归这么神奇,成分布于头、身、尾、须而不互相干扰。或许也化验一下浮小麦和小麦到底有什么成分不同,让一个可以用药,一个却只能填饱肚子。”

连续追问,问得徐记者哑口无言,她的那点医学知识也只是通过采访才知道的。

这种人现在也有,未来会更多,一个个黄帝内经、伤寒论都没翻开过一页,却在那里对中医指手画脚。

黄素乘胜追击道:“四气五味并不是虚无缥缈,也是清晰可见的。车前子是味大寒之药,有清热利尿,渗湿祛痰的功效,脾胃虚弱,湿盛痰多的患者却不适用这味药,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炒熟方法,去掉车前子本身的寒性,而在炮制过程中,锅壁会变得潮湿,如果你用手翻炒,在翻炒的过程中,手会变得湿润。”

“如果不信,徐记者可以回去自己尝试一下,我想请问徐记者车前子是干燥的,锅也是干燥的,这湿气是从哪里来的。或许你说车前子里面有水分,请不要怀疑中药几千年来的脱水工艺,药性不同烘干脱水的手法也不尽相同。”

徐记者继续辩解道:“治愈了又怎么样,你这只是单个案例,是没有循证医学做支撑的。”

循证医学是最近几年刮起来的风潮,一经问世就被现代医学视为圭臬。

巧的是,循证医学问世的同一年,中西医结合成为一级学科。从此一个如虎添翼,一个深陷泥沼。

中医在不科学的帽子下,又多了一顶经验医学的帽子,几千年用无数人验证的方剂都成为了经验传承。

对方理由也很充足你的方子治疗这个病,有效率是多少?治愈率是多少?

中医是辨证论治,西医却用他们辨病论治标准要求中医给出临床试验数据,想要证明你是循证医学,就必须按照我们西医的规矩来。

可是中医同病不同证,或是同证不同病极为普遍。

黄素轻视一笑:“呵呵呵!……循证医学。”

见到黄素轻蔑,徐记者质问道:“黄主任,对循证医学不认可吗?”

黄素道:“恰恰相反,我觉得循证医学是非常好的,疗效是需要证据证明的。”

徐记者表情十分惊讶,这么久的交谈中,她能感觉到黄素虽然不反感西医,但非常反感西医对中医指手画脚,她以为黄素会贬低循证医学呢。

黄素接下来的话打破徐记者的幻想:“循证医学是好的,中医应该用,我赞同中医的循证医学应该以中医理论循证,而不是让西医在循证医学里画出个框框,让中医按照西医的理论做命题作文。”

“我们还是以这个医案产后血崩为例,西医只要是女性产道出血就都是大出血,并有一套固定治疗手段,所以临床取证很容易,循证记录就很好收集。”

“中医对血崩的不同病证,可分为气虚证、血热证、血瘀证。医案患者的病证就是气虚证,所有我们的治疗方法是健脾升阳,血热证的治疗方法则是清热凉血,血瘀证的治疗方法则是活血化瘀。然而你不能按照西医的辨病论治的方法,非得要用健脾升阳的方子治疗所有的类型的血崩。”

“而中医理论下的循证医学该是什么样,应该把血崩分为气虚证组、血热证组、血瘀证组,各组各自论证,各自统一出一个标准的方子,再分别记录每组方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