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视察参观(1 / 4)

最近几天,最火的莫过于朱院长。

虽然原本他是世界着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但是那是在行业领域内,对于普通人而言,绝大部分的人根本不认识他,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有多厉害。

可是作为量子计算机科研项目负责人,这几天朱院长被大量报道,成为家户喻晓的人物,人们才知道,这一个年未满50岁的中年人,竟然这么牛逼!

而朱院长的母校,华夏科学技术大学也进行宣传,顺带着沾光,毕竟朱院长是在华科大读计算机专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华科大,作为华夏顶尖大学,原本是在京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华科大迁至皖省,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华科大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举措,而他的学校排名也是常年位列全国前十!

这还是因为华科大是在皖省,皖省经济相比其他地区相差不少,若是华科大在京城、魔都或者羊城、鹏城的话,华科大估计都能竞争前五之列。

而这么多年,华科大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朱院长,只是其中之一!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在大年初五的时候,九龙大学进行了最高等级的警戒,水仙机场开通第一天,第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机场,然后经过一段距离的化形之后,停靠到停机坪,这是一架专机。

一辆辆专车抵达,飞机舷梯到位,舱门打开,一个个人从飞机上走出,除了工作人员外,其余每走出一个老者,都是会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与当地领导简单寒暄后,领导们就上了专车了,这些车辆是清一色的新能源汽车。

经过20多分钟的行驶后,车队终于抵达九龙大学。

刘一辰带着学校的人,亲自到校门口进行迎接。

“院长,欢迎您再次来到九龙大学!”刘一辰主动走向第一位从车上下来的老人,显得特别的激动。

距离上次老人来这里的时候,已经数年过去了,当初老人来的时候,九龙大学是进行奠基仪式,院长写下九龙大学的校训‘人人如龙’四个大字。

而现在几年过去,原本的工地,已经成了一座美丽庞大的校园,早已焕然一新。

“刘院士,再次来到九龙大学,我也很高兴,你们九龙大学自建成以来,取得一项项杰出的成果,我每次听到消息都会为你们感到高兴。”院长显得非常的亲和,和刘一辰握手:“事实证明,教育试点是可行的,可以有力的补充我们教育的不足。”

院长显得很高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水仙港,当初来的时候,水仙港也就跟一般县城差不多,可是短短几年过去,水仙港已经建成了一个滨海城市,到处是高楼大厦,一座全新的城市,一座海绵城市、一座花园城市。

既有现代城市的模样,也有闽南文化的气息。

从机场到九龙大学一路上,他不断地在看着,虽然报告都有介绍,但是看报告哪里有自己看来得深刻。

当初上级决定开绿灯,同意让刘一辰建立大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重视人才,拉拢人才,一方面是因为刘一辰建立大学不需要上级拨付资金,建校资金和学校办学经费都由学校自筹,国家无需在九龙大学上进行投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上级也想以此作为契机,进行教育上的改革摸索,以九龙大学作为试点。

而这一决定,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效果出乎意料。

九龙大学一建成,就挤入华夏最顶尖高等学府行列,成了世界顶级大学。而且每一年,九龙大学不管是在教育上还是科研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育上,现代教育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导入爱国主义教育,使得教师拥有着为人师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