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那个男人(新的一卷正式开始)(1 / 3)

,我真的不想当学霸

9月23日,2008年燕大新生开学典礼在刚刚圆满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乒乓球赛事的燕大体育馆隆重举行。

9时,燕大合唱团带领全校三千多名本科新生齐唱《燕园情》以此拉开了开学典礼的帷幕。

与其他大学有着各自的校训不一样,燕大有些特殊,它并没有确切的校训,也没有校歌。

传说这是因为自由,没有校训是因为自由,每个燕大人都可以有自己所认可和遵循的价值导向,可以有自己对那些价值的排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或者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都可能是其中一种选择,或者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者是一种学术追求,随便你,重要的是有自己的选择,而不必为了一个校训而突出某一些价值,燕大人也不必因为对母校的感情而或主动或被动地去认可或者接受某一些价值。

没有校训没有校歌,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候选的可以千千万万,没有官方盖棺定论,那么一切都是备选。

据说,燕大最初的校训是“丝响字油、兼容并包”,是蔡校长在任时提出的教学理念,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丝响流派,任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字油发展。如如墨守成规,抱残守阙,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实行丝响专痔,学术绝不会发展。他鼓励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进行独立评判。并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学生字油思考和独立研究学术的能力。

当然后来燕大发展,渐渐地校训、校歌就没有了。

也有燕大人骄傲地说,起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没有名字。校训、校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没有校训、校歌!

结果经典的一幕上演的,主持人问我们的校训是什么?三千多名新生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主持人说,我们燕大没有校训,顿时哗然一片!主持人又问我们的校歌是什么?众人又面面相觑,不知道,结果主持人说燕大没有校歌!

随后,主持人介绍了参加此次新生开学典礼的校方领导和代表,当主持人介绍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时,刘一辰忍不住打量起这个中年人。

这个不到五十岁的中年人,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早在2000年他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华夏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想思考华夏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至今依旧在广泛影响着。

当然,刘一辰对他的认识,还是后来2016年引发全国关注的‘张林之争’,关于产业政策的,一开始他觉得这个什么教授太糟糕了,只是西式教科书复印件,只是理论的,完全脱离实际......

而如今,张教授担任燕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燕大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燕大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可谓是头上光环足以亮瞎眼。

当然还有一个,引起了刘一辰的关注,那就是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宏,这个在十年后引起全国关注,最誉为‘最体面退场’的男人。

当然,也让人们不由得让人怀念起外星人,发现那个外星人竟然还是一个预言家,‘教育在,新东方未必会在’,结果没多久了,就应验了。估计不知道多少企业家、商人大佬响起外星人,都会瑟瑟发抖,暗骂一声乌鸦嘴。

开学第一天,午饭的时候,新生们的话题集中在开学典礼上,知名教授、院士等等都是谈资,一个个都说得很兴奋,毕竟对于刚刚从高中踏入大学的人而言,教授、院士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象。

当然谈论最多的,话题的集中点却是在俞敏宏身上,这位燕大人、燕大学长,1991年从燕大辞职、1993年创办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