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这变化的态度(2 / 2)

嘉航见状不免有些奇怪,便开口问道:“株江厂那边又出什么问题了?”

“额……”陈处长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手里的电报递给范嘉航:“你还是自己看吧!”

范嘉航接到手里,展开一看,上面的内容并不多,中心思想就一句话:“株江厂已经对外籍船舶展开了维修,外方对株江厂的方案和修理过程十分的满意,目前修理工作正在有序的展开!”

不仅如此,落款除了株江船舶制造厂外还有株江地方。

这说明什么?

当然是株江地方在给株江厂背书,而在有可能涉及外事的情况下株江地方依旧肯给一家企业做背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株江厂的维修情况的确得到了外方的认可和赞同。

想到这里,范嘉航也就明白陈处长为什么接到这封电报后神色会那么古怪了。

要知道早上的电报发出去不过几个小时,对方就来了这么一封,打不打脸的到时其次,关键是早上的措辞着实严厉了些,很可能激起株江厂乃至株江地方的反感。

如果株江厂的维修方案没有得到外方的认可也就罢了,他们专家组进去指导倒也无所谓。

问题是现在人家株江厂不但搞了维修,而且还得到外方的高度认可,船舶维修正在有序的推进当中。

不用你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人家照样能把事儿给办好。

既然如此,你们专家组凭啥指手画脚?

陈处长显然是知道组合里面的道理,可他一时间拉不下面子,只能继续气呼呼的说道:“株江厂就算有这个技术能力,难道不应该请示汇报一下?一个个初出茅庐的船厂,半点儿经验都没有,把方案发过来我们帮着把把关也是好的嘛……”

陈处长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可在范嘉航听起来却跟受了委屈的怨妇一般,看上去挺厉害,实际上已经向后退了好几步。

没办法,如果株江厂凭一己之力完成外籍船舶的修复,那他们这个专家组就没啥存在的意义,没有意义还有啥架子好端的?

所以范嘉航暗叹了一声,没说话,而是把思路聚焦到株江厂用什么工艺进行的维修,就在这个当口,另一位小县的工作人员拿一封电报跑过来交给陈处长。

陈处长打开后只扫了一眼,怨妇般的脸色立刻春光明媚起来,然后把电报往范嘉航手里一塞:“你看看,你看看,什么是邕江的代表型企业的风采,短短一天就创造了972万美元的外汇,株江厂真是厉害,要是邕江有十个株江厂,整体经济翻上两番都没问题!”

范嘉航听了这话不禁哆嗦了一下,着实是没想到陈处长这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