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意(求首订)(2 / 2)

温大伟的选择就很明确了,只能默默的对温伯格道声对不起,然后手起刀落……

为此株江厂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外汇,被允许在港岛开设驻外机构,在邕江省的担保下获得国开行4800万人民币的低息贷款。

总体上是没有亏的。

但在业务线上却有些分崩离析,毕竟“高端”剃须刀的出口是没戏了,即便靠着这一票捞的利润和国开行的低息贷款能撑上一阵,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要知道温大伟重整的高端铝业可就要投产了,这个大板块儿加进来之后,摊子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远远不是小小的剃须刀业务能撑得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高端铝业提炼的铝材成本太高,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铝产品最起码多出三分之一,着实是缺乏竞争力。

因此就必须走精加工的高端成品化路线,如此才能摊薄因为开采冶炼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高成本。

而高端的铝材成品国内的需求不大,走出口端又面临国外诸多友商的竞争,特别是日本、西欧的铝制品,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高端铝产品的半壁江山。

他们自己都不够分,怎么可能让你小小的株江厂跑出去切蛋糕?

可要是打通不了铝制品产品线,那就意味着株江厂的转型失败,之前株江地方的包袱就彻底的成为株江厂的包袱。

如今靠着政府贷款,剃须刀的业务还能勉力支撑,可一旦政策所转变,株江厂难免不会重蹈黄通厂的覆辙。

正因为如此,哪怕温大伟很不齿爱泼斯坦的为人,可还是解决掉温伯格后,邀请其来国内走一走。

说是过来散散心,实际上温大伟不过是借机向其推销推销株江厂生产的几种铝产品。

爱泼斯坦尽管加入了吉列公司,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业务不能做,相反的,自打从株江厂的剃须刀上吃到红利之后,爱泼斯坦也很想继续合作下去,毕竟国内的产品性价比高,在欧美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当然,前提是要避开那些大财团,大财阀的势力,不然温伯格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对于温大伟的借机推销并不反感,可问题是温大伟拿出的产品实在是缺乏新意,这让爱泼斯坦不免有些失望。

这天,爱泼斯坦在看完温大伟拿来的铝合金门窗的样品后,爱泼斯坦依旧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亲爱的温,你的产品根本没法打动我,就别说打动那些挑剔的消费者了,我要的新意,你懂吗?就跟漂亮的女孩儿一样,要学会化妆、打扮,让男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