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政策(2 / 2)

午聚一聚!”

“这个时候你还有心事聚?我说老温,你别告诉我你就这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提前退休了?”秦意斌奇怪的看着温林。

温林同样很奇怪,自己都被调走了,趁着交接的当口休息几天,怎么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问题是就算想闻,新领导班子让他能闻才是。

这个时候张德全也发现不对劲儿了,连忙问:“老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是出事了,而且是大事!”秦意斌说着,解开领结上风纪扣,然后端起搪瓷缸咕咚咕咚把里面的水喝干,抹了一把嘴,看向温林:“你们家温大伟昨天下午向厂部提交热处理车间的承包方案,直接开出明年增加100万的营收,利润率不少于20……”

听到100万这个数字,温林就觉得头顶咔嚓一声炸雷,直接就把他魂给劈没了。

另一旁的张德全也没好到哪里去,身子晃了晃,噗通一声,就跌坐在床上……

也不怪这老哥俩这么大的反应,这还得从周伟接任漓东厂厂长后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说起,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引入了承包模式。

即漓东厂的干部职工,只要觉得自己能力强的就可以向厂里申请承包事项,小到一个科室,一个食堂;大到一个车间,一个分厂都可以承包。

不过承包归承包,承包人接下盘子可是要自负营亏的,这也就罢了,关键厂里是有指标规定的,达到一定营收数额和利润,这才叫成功,可以坐地分钱,甚至承包人能拿大头儿。

若是达不到,那厂里就要跟你算算设备、材料、人工、场地的损耗了,总不能因为你承包人的问题让国家资产蒙受损失吧?

以如今月工资才几十块钱的小体量,赔是赔不起的,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将来的前途!

所以这承包成了倒还好说,一旦垮了就相当于承包人前途尽毁,这辈子再难翻身!

如此拿着个人前途命运赌未来的事儿,已经习惯旱涝保收的漓东厂干部职工们那是相当的不感冒,谁没事儿闲着担那么大的风险,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建的厂子再不济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垮掉。

总是会想办法维持,既然如此还不如混点儿死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