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不靠谱的冀州军(1 / 4)

次日,王政神清气爽地走出新房,便有内官上前禀告,郭嘉、徐方与王熊等人便在殿外求见,等候至今。

知道必是出了什么变故,王政心中一动,让内官传唤三人前去书房。

刚刚来到书房,一见正主出现,徐方没有另外两人那般顾及,直接便奔上前来,一脸焦急地道:「主公...」

王政一挥手,制止了他,旋即转过身对侍卫说道:「方才一时忘了,你去让后厨准备一下,给两位夫人送些补品过去。」

「喏!」

又令书房门外戒严,百步之内不许任何人靠近后,王政一边抬步踏入书房,一边问道:「前线战事如何?」

「臣等正是为此而来。」王熊忙道:「刚才前线送来三封军报,一封来自襄安,吴胜将军亲率三军,奋勇先登,已于今日子时攻破春谷,斩首过千!」

「另两封呢?」这是捷报,但捷报不会让三人在眼下如此急不可待地求见自己,所以王政猜到了重点应该是在另外两封。

身侧的徐方接口道:「江都古剑来信,根据主公定下的计策,原本是让冀州军扮做水贼先侵袭丹徒和附近的村镇,诱得曲阿城的程普军出城,一开始的确计成,丹阳出了一支队伍,骑兵七八百,步卒千余人,总计两千人上下。」

「然则夺回丹徒之后,程普军似乎没有久留之意,今日便出现兵马调动的迹象,似是想要缩回曲阿,且不在丹徒留下驻军。」

听到这话,王政蓦地停步,旋即转身盯视着祢衡,剑眉一挑道:「如此岂非前功尽弃?冀州军可是被程普看出了破绽?」

当初在庐江与孙策激战良久,王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收获也是甚丰,因为不仅了围杀了小霸王孙策,生擒了未来的东吴大帝孙权,甚至如黄忠、韩当、周泰等人也悉数或死或降。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走脱了江东虎臣里的第一人程普。

当然,这也并非是坏事,因为若非程普走脱,而袁术又深忌其能,王政又如何能借着「剿灭叛军余孽」的借口,让徐州军继续留在庐江呢?

但那次是借口,这一次为了迅速平定江右,尽快地夺取丹阳和吴郡,程普便和丹阳的山越一样,成了真正必须铲除的敌人。

但程普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吴郡更是孙家的势力大本营,想要完成速克,即便是加上袁谭借出的五千冀州军,古剑那边的兵力犹自有些不足,所以王政便定下了「诱敌分兵,先取曲阿」的战略。

正常情况下,刚刚遭逢一场惨败,损失惨重不说,吴郡的孙军更面临人心惶惶,士气不振的窘境,程普应该是迫切需要一场胜利的。

而在年关这时合理地冒出一股胆大妄为的「盗匪」,不正是最合适的对象么?

也正是因为考虑这点,加上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送出玉玺,王政才会提出向袁谭借兵,因为孙军之前与徐州军交手数月,难免会出现中层将官相互认识的情况,一群生面孔正好解决这一隐患。

可惜人算不算天算,也不知为何,程普竟是这般谨慎,若是让这一支人马顺利缩了回去,曲阿没有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想要攻克这样一座重镇,可就很困难了。

「请主公毋忧,江都传来的军报有两份,一份由前线大营所写,一份由古剑所写,其在军报中说,他准备带着人马半道截杀这一路程普军。」

王熊从怀里取出军报,双手呈给,王政接住,一边向着主位行去,一边展开观看,放在上边的那一份,正是古剑送来的军报。

他一目十行,大略扫过,目光停留在末尾几句,轻轻念道:「观程普军似有遁回曲阿之意,末将已率本部赶去丹徒

,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以此来阻碍程普军回城之路,然则我军这一路人马不多,取胜固易,围歼却难,故已分别传信江都臧将军部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