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见真章之前(1 / 3)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80、见真章之前次日,鲁肃正式以扬州使者的身份向荆州递上公文。

刘表得悉后,倒是立刻有了反应,派人将鲁肃一行人从客栈接入使馆,却还没有立刻召见,鲁肃又等了两天,终究难耐枯等,便去找了蒋朝问道:

刘表曾两次主动派人前往寿春,主使蒯良不仅是刘表的谋主,更是本地豪族蒯家的代表人物,鲁肃自然不会找他,便找了使者团的副使蒋朝,其在寿春出使两次皆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按道理该,但是他对眼下扬州使团备受冷落的情形,却也是无可奈何,

鲁肃盯视着蒋超,语气愈发不客气了:

蒋朝初次出使的时候,就得了王政私下不少的好处,拿的时候固然开心,如此却是成了把柄,眼见鲁肃变了颜色,犹豫了会,还是直言相告,

鲁肃听到面色一沉,自转回住处与诸人计议。将其中原委说明白后,望向周瑜苦笑一声:

周瑜微微颔首:

鲁肃先不回答,据席而坐,抿了口醒神的汤,思忖了会,突然笑了笑,道:

没等周瑜回答,便主动摇了摇头,「此策难行,若能说动蒯良,使得其改变了主意,问题当然就能迎刃而解,但咱们人生地不熟,主公之前也说荆州距离太远,目前奔命司尚未安插跟脚,没甚门路之下,想私下见这蒯良都难,这个办法十之八九难以行通。「

你没门路不代表我也没有啊。

周瑜微微一笑,不过也不主动去提,他与太史慈虽然一见如故,但和那黄承彦却是毫不相识,对方就算冲着太史慈的面子愿意出手相助,估计也最多一次。

这样的人情自然是用在至关重要的地方,总不能在见刘表前就先用了吧?

说服蒯良不行,绕开之前便尝试了,结果连刘表私宅大门都没有迈进一步,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办法呢?

鲁肃熟思良久,却也是苦无良策,眉头愈发皱起,抬头一看,周瑜倒是神情自若,其他诸人却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只好徐徐答道:

一个都伯闻言拍案而起,冷哼说道:

这都伯名叫公孙竖,虽是扬州人,却是在临淄时便入了天军,向来亦自诩是王政麾下的老人,本就对鲁肃这个书生略有轻视,此刻当即发作起来,振臂怒道:

说着说着双目圆睁,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喝道:

鲁肃还没说话,一旁的周瑜却是神情一肃,厉声截断:

周瑜平日里言笑晏晏,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一旦正容变色,却是立刻威仪自现,令人望之凛然,生出了敬畏之情。

公孙竖也不例外,明明对方并非他的上官,却依旧吓了一跳,甚至差点本能反应般地喊出一个字。

此时鲁肃也反应过来了,立刻转头看了四周的窗户,犹自不放心,又长身而起,走到门口,打开门往外边左右看了一看,确定这会使馆内的仆役、侍女没有经过的,方才轻呼一口气。

再次坐下时,看到公孙竖虽然面色悻悻,却已变得乖觉起来,不由看了眼周瑜,暗自感慨,这就是所谓的大将之器吧?

也幸亏这次带上了公瑾,否则单凭自己,还未必能镇住这群骄兵悍将...

思忖了会,鲁肃再次开口道:

说着,又对着一旁端坐的周瑜问道:

鲁肃或许很有才能,但是毕竟阅历尚浅,当然,能在事不顺遂时保持面不改色,不慌不乱确实已是难得,却终究还是有些心乱,没了主意,只能主动求教周瑜了。

周瑜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突然侧目望向公孙竖:

公孙竖方才便在懊悔,自家怎么会糊里糊涂地就在周瑜面前露了怯了,此时听到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