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你们是在逼我啊(1 / 4)

九江,寿春。

已是到了建安元年的十月底,一大早便下起了雨,雨势不大,扯落在天地之间,犹如张了纱幕一般漫漫弥散,给整座城池都添上了一抹阴寒。

便如此刻王政的心情一般。

旧楚王宫殿内。

王政独坐书房,临窗棂下,一边听着屋檐滴水嘀嗒嘀嗒,一边细细地将下邳送来的密奏翻看,翻页无声。

房间里很安静,也很暖和。气氛似乎很安谧,但是如果跪坐在边儿上的侍婢们抬起头来,她们却会惊讶地发现...

在世人眼里已然能被评价为「颇为城府」的王州牧,此时却是剑眉紧蹙,神情不断变幻,露出了难得失态的一面。

案几上的密报有两封,一封是下邳张昭传来的消息,吕绮玲不日便将启程前往寿春。

不用赘言,只这一句,已足以让王政清楚,郭嘉之计显然是失败了。

这让王政有些惊讶,有些意外,甚至是有些失望,但还远不到让他失态的程度。

关键却是另一封密报。

来自新成立的巡抚司的密保。

徐州境内世家望族的猖狂,已然远甚过他的了解,更远甚过他曾经的想象,而其中最为严重的,竟然是徐方所治的彭城!

吴胜虽是巡抚司目前的首脑,但他身居高位,自然不方便亲自做这等隐秘搜查一事,带人返回徐州后,便安排人马分批前往下邳、琅琊、彭城、东海以及新附的广陵进行调查。

结果彭城这边最先爆出了无数问题。

不仅有对土地的巧取豪夺,奢靡腐化,隐匿人口,甚至还有一些士族的官员敢于阴奉阳违,把徐州官府发送的粮种、耕牛等物私下买卖,大部分都没有如实分给平民,而是作贱价卖给了背后的家族。

刚刚加入巡抚司的糜力在密奏中有几句是这样写道:

「小人这一路走的水路,经由沛国返回彭城,第一站正是广成县,未及入城,先作便衣入访。入茶楼酒肆之中,扮作商贾,与百姓闲谈。问及粮种耕牛,百姓皆言:‘此小事耳。,小人惊诧其言,乃问:‘有误耕收还算小事,不知还有何事可称为大?」

「百姓有胆大者,乃道:‘汝是外来人,当不知也,王州牧前往江东平叛之事,君可曾闻听?,小人答道:‘此事天下皆知,自然听说过。,百姓又道:‘我徐州去助扬州平乱,境内的兵卒自然变少了,这叫后防空虚,当时咱们的县君老爷便曾想过献城以降兖州,君可知否?,

「小人当即大惊失色,问道:‘便是县令有意叛投曹操,想来也必为密事,你等百姓何以得知?,

「百姓道:‘嘿,若有心要瞒俺等草芥岂会得知,不过县君老爷认为广成乃是他自家的后院,牢牢掌控在内,故而未做仔细遮掩,比如当时兖州那边都派了信使前来,我彭城人和兖州贼有不共戴天之仇,当时便有人认出来了,这是当日屠彭城时的一个都尉,再暗自猜测一番,大抵便识破了真相。」

「那县君竟如此猖狂吗?」小人犹不肯信,再三盘问,方知其详,原来这广成知县陈复亦是出身下邳陈氏,从陶谦时便为广成县令,至今已近十年,在县内多年扎根早已势力劳固,又有下邳陈氏在背后为其撑腰,故而向来狂妄自大,素有不法乱纪之事。」

「主公初得彭城之时,此人倒是乖觉,收敛了一段时间,待徐将军督彭城时,因对当地士族颇为宽宏,此人却又故态复萌起来。」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糜力又在后边写道:「此事至今仅为风闻,只因事关重大,不敢不尽早上奏,且彭城这边的人手并不算多,难以细查,若要查明原委,尚需一段时间,小

人当尽力细查,等到得有了证据,当会再奏报与州牧知晓。」

「如若查无此事,本来为虚,该如何将那百姓定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