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小脑袋有大智慧(1 / 4)

决议已下,众人不敢再言,当即一一退下。

不过直等众人纷纷离去之后,殿内侧门却突然走出一个人来,竟是原本应该在沛国屯防的吴胜。

吴胜进入殿内,点首施礼后,劈头第一句话便是如此说道:「阿政,郭先生真是聪明过人啊。」

「你能看出这一点,却也不算太笨。」王政闻言瞥了吴胜一眼,微微笑道:「方才众人之言,阿胜你怎么看的?」

「阿政你都说潘璋不忠不义了。」吴胜大大咧咧地摆手道:「自然是该杀了,我没什么意见。」

「那么株连三族,悬首示众的处罚,你是否觉得太重?」

听到这话,吴胜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思忖了片刻道:「方才祢衡说治乱世,当用重典,他们读的书多,既然这般说了,想来是有几分道理的,只不过...」

顿了顿,吴胜道:「潘璋和他的那些亲兵也确实算是立了不少功劳,这般下去,俺恐怕会让不少人惊惶不安,甚至觉得虎死狐悲,阿政,所谓「过犹不及」啊。」

「什么虎死狐悲...」王政哑然失笑,不由轻叱道:「那叫兔死狐悲!」

「兔子死了狐狸应该开心才是,哪里会悲痛呢?老虎死了才会这样吧?」

吴胜反驳道:「战国策里不是说狐假虎威么?」

「哈哈。」

王政被逗乐了:「不错,看来你最近确实有在读书啊,那便跟你好好说说。」

「潘璋不仅有功,也算有一定才能,若是单单贪腐倒也罢了,杀张环一事其实也已引起公愤,但本将依旧可以容忍,唯有一点,却逼的本将到了不得不杀的地步!」

说到这里,王政拍案而起,双目射出如电神光,注视着吴胜,一字一顿地道:「这狗才不该骗我!」

潘璋不仅有才能,有功劳,关键从青州之时便时长负责守城练兵等要紧事务,早已和徐方一样锻炼出独当一面的能力,关键是还入了系统,忠诚锁定,思想钢印,几乎绝无背叛的可能,若从利益上考虑,实在是不该杀的。

原本的历史上,他同样品行不端,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多次不遵循法令,监司检举报告,但孙权念其有功始终未予深究,最后不仅得到善终,还位列「江东十二虎臣」之一。

说白了,原因不过是「人才难得」罢了。

对于王政而言,如今也同样存在「人才难得」的问题,尤其是相比黄忠这等勇将而言,潘璋、于禁这等擅长守城的将领其实对于四战之地的徐州更稀缺,更重要。

但拥有系统、先知的王政比孙权更有底气一些,也更有底线一些。

底气在于他最大的依仗永远是「兵」的层面,而非「将」的层面,只要经验足够海量,堆出的高阶兵数量越多,那么「大将」的重要性自然便降低很多,最多成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即所谓的有则欣然,无亦何妨。

也正是这个底气,也让王政无论是在自身的道德方面,抑或是对臣下的道德要求,都与一个真正成熟的政治家相差颇大。

他的道德底线更高,对臣下们的容忍程度却也变得很低。

潘璋所犯的「欺君」之罪,若放在乱世里的其他诸侯,自然是罪不至死,但在王政这里,却是其罪当诛!

但这个理由不能放在明面上去说,因为王政此刻并不是真正的「君」,这个理由难以服众,所以才会用贪腐,妄杀袍泽来诉之与众。

当然,也不能说王政要杀潘璋纯粹是出于私愤,还有另一个关键点。

便是天军势力这几年发展的实在太

膨胀了。

获得过的胜利越是多,所谓的「有功之臣」也自然如过江之鲫,尤其是青州这类嫡系人马的骄矜之气更是愈发盛行,黄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