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雷霆手段(1 / 4)

潘璋贪腐一案,发生在大半年前攻略北海国时。

说起来也巧,正好和军情疑似泄密一事前后脚的功夫。

后者由糜芳查到源头,乃是出自司农校尉陈登府上的一名管家,擒拿住此人后,虽然审问出对方的确是冀州那边暗插在下邳的暗探,但是由于没有实质证据能证明和陈登扯上关系,王政最后也只是令奔命司暗中对陈登保持关注,也未有其他动作了。

没办法,下邳陈氏乃是徐州真正的顶级世家,影响立实在太大,轻易不可妄动,且在夺取郯县的过程中,陈登乃是有功之臣,甚至他叔叔陈瑀也在攻破下邳后帮着安抚民心,出过大力,此时若动陈氏,天下人如何看待?当然,最关键的一条还是近年多事的徐州实在折腾不起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即便是王政内心已对陈登乃至陈氏都起了猜忌之心,思忖再三,却终究还是暂时按捺下来。

另一方面的东成潘璋贪腐,其实同样也很复杂。

王政为什么会发现潘璋在东成贪腐呢?

这是因为当时潘璋主动发来的一则军报,言及东成县县尉张环联络旧部,并及城中士族,趁夜放火,欲图反叛作乱。

恰恰正是这封情报,让王政起了疑心。

因为他记得当初天军攻打东成县时,正是这个明叫张环的县尉主动大开城门的啊?

当时郭嘉同样在场,也评价说「想那张环,既然已经投降,并且招来旧部、献上东成,剩下孤家寡人。他为何又要斗胆生乱呢?如果说,他当初投降是迫不得已,是诈降,那么如今这时机也不对啊。」

王政其实不在乎张环的真正死因,可潘璋竟敢谎报军情,妄图欺骗自家,却决然不可置若罔闻!

既然起了疑心,当即便让糜芳安排人手前去查明真相,结果自然是早就出来了,原来这张环乃是出身东成本地的豪族,世代行贾,家里颇有余财,潘璋艳羡之下,便曾几次出言索贿,却不料张环丝毫不给面子。

张环当初既然主动投诚,自然事先对王政和天军有过了解,若是吴胜徐方这些王政的嫡系大将,可能都不用开口,张环都会主动上供钱帛示好。

可你潘璋算个什么东西?

区区一个半路加入的兖州人罢了,官职也不过比俺略高半级,大家都是降将,都不是嫡系,谁比谁强到哪里去啊?

还想问老子要钱?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吧!

不仅如此,张环甚至私底下还跟手下人说,来日见到王政,必要面呈此事,东成如此门户重地,怎可让潘璋这等贪财卑鄙的小人坐镇?

也正是最后一条,让得知此事后的潘璋勃然大怒,更是立刻动了杀心!

查明真相后,王政也是沉默半晌,感慨万千,系统终究不是万能的,所谓的锁定忠诚固然是强,但也做不到全无纰漏,杜绝人性。

比如潘璋这件事情上,既存了私心,甚至还妄图欺骗自己,敢于欺骗自己,这难道算忠诚么?

按王政的理解,当然不算!

可潘璋偏偏做出来了,甚至是在系统的压制下做出来了,为什么?

王政思忖良久,也只能理解为,可能是潘璋的内心里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

他是真正觉得杀张环并不会损害到王政的利益,谎报瞒上也算不上是一种不忠诚吧?

可惜这件事到底不是「他觉得」就行了的。

得要王政觉得才行!

只不过后面紧接着便收到了豫州黄巾的求援,王政决意率军前往豫州,阻挡曹操南下的脚步,再后来扬州风云突变,战事频频,自然不好将东成这样的门户重镇临阵换将,王政一时

间便也没有立刻去动潘璋。

如今外敌已去,自然便到了解决内部问题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