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倾覆敌国(1 / 4)

北海国始于西汉景帝二年所立,起初辖二十六县,地域极为广阔,后以浮烟山为界限,划分了不少城池给了青州齐郡以及徐州琅琊,这些年来王朝兴衰,政权更替,版图多有变化。

但平寿城作为一国之都的地位,却始终未曾有过更易。

这座城市的历史极为古老,甚至可以追朔到大禹治水时期,《史记夏本纪》中所说的“堣夷即略,潍淄其道”,其中平寿便是依靠潍水以西建立的四个小国之一,那时它的名字叫三寿。

三寿政权建立之后,这一带虎去狼来,弱肉强食的战争不断发生,有史记载的便有“夏后杼兴兵征东海,伐三寿”,而当东夷首领后羿夺取夏政权后,迫使夏人向南迁徙于中州地区,平寿便成了东夷部族的居住区。

股商时,又有来人与齐争营丘,并占领了营丘,随后平寿又成了来国的领属地。

至春秋战国时期,平寿则和浮烟山一起成了齐国的附属。

且不同与青州其他郡府,北海如今的十八县邑中,却有接近三分之一距离平寿极为接近,名为县城,实为“京畿”。

所谓“畿”,指的便是邻近国都的地方。

《周礼》中有一句话,叫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平寿的属县范围虽没夸张到那个地步,但是一二百里还是有的,这便成了一个古代版的首都城市群。

而于禁和徐方给下邳发去的几封捷报,内容就是报告他们在平寿京畿地区作战过程中的几次胜利。

平寿依浮烟山而建,山川合拢周侧,地形极为险峻,又同时被潍河,淄河两条水脉外绕,可谓固有天险,易守难攻,所以尽管徐州军的潜行极为成功,当北海人发现时他们已深入到了平寿京畿的腹地,宛如天降神兵一般,却还是没有在短时间内完成斩首计划。

不过这点原本也在王政和郭嘉的意料之中,之前便已定下了先去其羽翼,断其外援,让平寿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后,再三路军马齐齐发动,并力合攻!

就目前来看,这个战略施行的很顺利。

平寿南面靠近徐州沿边州县,如今已经悉数落入臧霸和黄忠那一路人马的手里,而平寿的北面靠海,最为关键的两个城池,都昌、寿光,如今也被于禁率兵攻陷,加上水军那边对东来郡的牵扯骚扰,此时徐州军已是水陆并进,在三面构建了一道严丝合缝的包围圈,以之来断绝北海军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援助!

兵法云:围三阙一,此时严格来说,只有平寿的西面空了出来,不过那边如今已是冀州军的势力范围,孔融便是想逃,也不太可能选择这一路。

当然,徐方也没完全地将这一路置之不理,依旧派去了几队骑兵,权做监视。

而当孔融收到一封又一封前线告急的公文时,还没来得急想出办法,却惊讶地发现,无声无息间,竟有一支数万人马的大军已是压迫到了平寿城下,相隔竟不及百里之遥了!

收到哨骑的加急报讯时,孔融当时彻底愣住了,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他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从徐州来到平寿,要经过多少座城池啊,那些防线都是形同虚设吗?

竟没一兵一卒发现异样,眼睁睁地让敌人都摸到了自家的鼻子底下了!

平寿王公。

此时的孔融一张脸已是煞白至极,他面色苍白,又惊又骇,提着宝剑,绕室疾走。每走到一个大臣的旁边,便会停下脚步,问上一句:“敌已兵临眼前,可有良策驱之?”

这会他甚至已不敢再说“破”了。

却还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与答桉。

毕竟事到如今,便是张良再世,韩信重生,恐怕也是束手无策了!

“又是黄巾贼寇...”

“又是黄巾贼寇!”

惊怒之下,孔融直接抽出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