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通天之路(1 / 4)

王政这番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在原本历史上的兴平二年,在袁绍与公孙瓒争锋的关键时刻,田楷曾主动发兵进入冀州,原本是打着和老上司一北一南,前后夹击,包袁绍饺子的主意,只是田楷带着一万青州军刚从平原直入清河国, 便听到了公孙瓒被鲜于辅和袁绍联军大败于鲍丘的消息,自家的蓟侯更是直接退回了幽州大后方。

田楷见势不可为,未等交战,又迅速地缩回了青州。

只是这番动静怎瞒得了人,心胸狭窄的袁本初更是在得知后勃然大怒,好你个田楷,胆子不小啊!

立刻以长子袁谭为帅, 直接向着青州进发。

袁谭到青州之时,第一个所控制地盘正是刘备曾经的辖地平原郡,随后一路向北驱逐田楷,不过半年时间便将这位刺史赶回了幽州。

其后,袁谭又在建安元年(196年)春季,大军起拔,东攻孔融,又不过半年,便大获全胜。

一年时间便连败两敌,占领一州,如此战绩,几可与这一世的王政并称双骄了。

当然,事实上袁谭却从没有得到过王政如今所获得的高评价,主要便是因为两個原因。

一,虽名义上占领了青州, 可此地本就是黄巾残余势力最盛的地方,另外还有不少曹操的势力存在, 便导致袁谭实际的统治范围只有平原、北海以及乐安三郡,哪怕后来被曹操举荐为青州刺史, 亦是如此。

二、对手太过不堪, 相比王政之面的刘备、陶谦、以及天下闻名的泰山群盗,无论田楷还是孔融,俱都难以相提并论。

尤其是孔融。

若要论纸面实力而言,这位圣人的二十世孙其实不差,名义上虽是一国国相,可实际上却统治北海,东莱两郡之地,这在群雄割据的初期,其实已不算弱了。

尤其是北海国。

这个辖十八县,户十五万的大国,无论地盘人口甚至超过了州治齐郡,乃是青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郡,加之背临大海,不仅盐业发达,又兼河路繁华,经济上亦是一处重镇,若是得逢明主, 未尝不能打开一片天地。

当然,这样的一块宝地也不是没有缺点,便是贼患甚重。

青州的第一大郡,便代表着最多的黄巾贼寇亦聚集于此,他们时时侵袭两郡,掠城杀官,威名远扬,如遇到大军围剿,朝深山中一躲,谁也奈何不得。

若是换成王政这等有系统在身的倒是会欣喜若狂,人多钱多地盘大不说,还有这么多的经验能刷?

可换成武事不精的孔融,却是直接陷入了泥潭,大半时间都在剿匪上烦恼了,哪还有什么机会发育。

这也成了天下诸侯大都对其不甚重视的原因,连区区的黄巾贼寇都搞不定,还扯什么其他?

得知袁谭不久前在清河国的漯水大败了一次田楷,随后正式进驻了青州平原,王政听完后眉头一皱,沉吟了好一会儿,旋即又问起了北海这边的进展。

“另一边具体是怎么计划的?”他侧目问道:“且说来听听。”

“主公。”糜芳闻言道:“臣奉主公密令后,早令家仆暗自调查,北海十八邑文武官员里,其中有三十五人,原籍齐郡以及徐州,又了解其人作风、秉性后,约有半数有策反可能!”

王政点了点头,又问道:“其中将者几人?管有城门之权者又有几人?”

“皆在册中以朱笔备注了。”糜芳解释道,在王政观看的时候又道:“以臣愚见,待成功说服这些人后,咱们便可从天军中挑出部分精卒,扮做流民分批前往北海,随后在内应的安排下入伍。”

“以吾军虎贲之能,一入北海军中,不用多久便可累升将官!”

“当然,为可靠故,精卒内亦要仔细挑选,城府机变自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