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不疯,会死!(3 / 5)

官撕心裂肺的惨吼很快就被汹涌的金属弹流给湮没。

子弹就来自日军粗粗检查便没有在意的土路两侧草丛中,唐刀拿出了手上所有的七个步兵连包括彭冲的警卫连以及500新兵中的300人。

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在土路上的一字长蛇阵长达近1500米,土路两侧犬牙交错的六个步兵连和300新兵的攻击线正好将这1500米的路段包括其中。

最近距离土路的战壕只有30米的距离,稍远的,也不过40米,几乎就是短兵相接的距离。

因为距离太近,而且唐刀采用的是从公路两侧伏击,哪怕是公路地势高于两侧的草丛,四行团的军人们也花费了整夜的时间挖掘了近90公分的战壕,唐刀依旧命令各连采用交错式排兵的方式。

也就是各班排绝不允许正面相对,得错开一定距离,公路两侧的所有火力,就像是犬牙交错般的将整条土路牢牢钳住。

火力分配到没问题,关键是这种利用草丛而且几乎就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埋伏的大胆至极的战术,别说日军没有想到,就连主张主动出击的雷雄都被惊得差点儿没惊掉了下巴颏。

只要日军细心一点,对草丛展开搜查,别看利用晚间的时间士兵挖掘了大半人深的战壕,并用辎重连随后送来的草席覆盖其上然后铺上枯草做够了伪装,被发现也是必然的。

到那时,日军以各类火炮对平原上的草丛进行轰击,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夜晚抵达泌河北岸的唐刀在考察完地形后,却独断专行的采用了这一战术。

这是唐刀从曾经时空中385旅陈旅长近乎奇迹的‘神头岭’一战中得到的灵感,既然已经决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就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神头岭一战,385旅的伏击地点,距离日军行进公路最近处竟然才十几米,而日军却没有丝毫发觉,最终是385旅以300多人的战损全歼日军一千余人的辎重队。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伏击日军辎重队的主力可不是385旅的主力772团和771团,而是补充团。

说是补充团,其实就是预备役,这个时期的385旅正规军单兵子弹都不过人手一杆汉阳造和10颗子弹,更别说预备役了,根据当时的战史记载,385旅补充团平均三人一杆枪,每枪配发5发子弹,但人手一杆红缨枪。

而歼灭这一千余日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伏击地点选择的极近,补充团全体官兵将子弹射光之后,全体提着红缨枪就开始了白刃战。

日军长达1.7米的三八大盖原本对上短了10公分的汉阳造是占优势的,可偏偏385旅补充团根本没多少步枪,长达2米有余的红缨枪,是他们手上最趁手的武器。

面对比自己步枪长了几十厘米的日本辎重兵懵了,385旅也得以赢了这神奇的一仗。

反观四行团这边,日军第2步兵联队无论装备还是战斗意志都不是辎重兵所能比拟的,但四行团的装备和385旅补充团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所有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步兵,皆配发子弹120发,装备冲锋枪的步兵则配弹160发,装备驳壳枪的也配弹160发,另外因为丢弃了其他辎重,平均每名步兵都携带了手榴弹6枚,有些气力足够的,更是带了10枚之多。

轻机枪和掷弹筒不仅下发到每个步兵班,每个步兵连光步兵班里装备的达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为了保证火力强度,唐刀下令将运输的马克沁重机枪拿出,每步兵连抽出8名机枪射手担任临时重机枪手,4人负责一挺重机枪,行军途中由专人帮忙抬重机枪和弹药。

这样,一个步兵连就拥有9挺轻机枪和2挺重机枪,光是步兵连就拥有12挺重机枪。

但这还不算完,三大步兵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