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事院校(1 / 3)

汉并天下 东仙轩辕 3141 字 2021-12-30

未央宫,宣室殿。

天子刘洵一大早便召见了陆军部尚书史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户部尚书史玄三人。当三人来到大殿上的时候,天子刘洵便拿出了一份计划书,关于筹建陆军院校的计划书。

“朕决定筹建两所陆军学院,一所设立在长安城,名为大汉演武堂,专门对汉军的各级将官和有志将士进行培养,现在汉军各部的将领,不论级别多高,都要轮番到长大汉演武堂进修!日后大汉演武堂的毕业证,将会是汉军各级将领提升、任命的必要条件。”

“另一所设立在洛阳城,名为大汉陆军书院,这所书院专门面对全天下的有志之士,教授排兵布阵等学识,以及兵备打造、赞画学问等等,凡是和军伍有关是学识,这里都会教授。”

“凡是从大汉陆军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都要到大汉各部军伍中历练两年,两年期满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的才干,在咱们大汉各部军营中出任相应的官职!这些人才或是为军中参议,或是为朝廷智囊,或是为兵仗局、工坊的官吏,不一而足!”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非常赞同,同时也对这两所陆军院校非常感兴趣。

此时陆军部尚书史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户部尚书史玄三人心中还都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思想,认为在军队之中将领的作用才是关键。所以在三人看来,天子刘洵的这个想法一旦实行起来,便可以让大汉帝国获得源源不断的将才和军事智囊,虽然和那些名将无法相比,但是大汉完全可以凭借这两所陆军书院,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基层将领!

陆军部尚书史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户部尚书史玄三人都是聪明人,天子刘洵说完之后便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全都积极赞同。

“这两所书院全都划归陆军部,由职方司和武选司共同负责筹备,学院所需的教官和先生,暂时由各部军中的将领和得力士兵出任,待到几年之后,便由两所书院的优秀毕业生出任!筹建书院所需的钱财,朕会诏令户部立即筹措。”

当然,按照天子刘洵的计划,还准备在大汉各地郡国陆续筹建郡县一级的军事学校,名为军校的县学、郡学,这些军事学校与两所军事学院一样,都划归陆军部管理。

将来这些军事学校负责对所在地的汉军将领进行培训,对所在地的人才进行培养,而后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或是考取长安城、洛阳城的两所军事学院,或是返回驻地继续为大汉帝国戍守四方。

对于天子刘洵的这份计划,陆军部尚书史曾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自然表示赞同,二人还积极的与天子刘洵进行探讨,积极完善着这份计划的各项细节。

但是一旁的户部尚书史玄则是面有忧色,此时户部尚书史玄仔细看着天子刘洵的计划,开始一笔一笔的计算着计划中涉及的资金数额。

随着户部尚书史玄的计算,脸上的神色更加沉重了,天子刘洵的这份计划中,光是建设经费就至少需要四百二十万缗以上!

这还不算这么多学校所需先生的费用,以及这些学校运营所需的支出!如果都算上的话,估计朝廷每年将要花费六百万缗左右!这样的数额已经堪比一场中型战争的花费了,户部尚书史玄不禁暗暗心惊。

随后,户部尚书史玄当即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在如今大汉帝国即将展开南、北两面大战的时候,朝廷又要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势必会给已经非常紧张的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会让朝廷入不敷出、连年亏损。

但是,天子刘洵却没有丝毫的犹豫,面对户部尚书史玄的反对,依然强行拟诏,并且诏令户部尚书史玄立即调集钱粮,在明年入冬之前,至少要将这些学校修建完毕,期间也要将所需的先生和后勤人员招募到位!

陆军部尚书史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户部尚书史玄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