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1章 陛下携百官,谨贺太后~(3 / 4)

权的机会放在眼里。

但实际上,即便是取消了登基大典,也丝毫没有影响刘盈告诉天下人:从今日起,朕为天下王!

只不过刘盈,把过去明着说‘我就是天王老子’的登基大典,换成了‘我的皇帝父亲驾崩了’的追悼会······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登基大典,天下人也依旧能知道:皇帝老子换了人;

与此同时,‘新君是个孝子’的印象,也会自此深深刻入每一个汉人的灵魂深处。

——为了缅怀老爹,刘盈可是连登基大典都不搞了!

如果这都还不足以称之为孝顺,那什么叫孝顺?!

而在这个时代,一个‘孝顺’得标签有多么重要,只需要看丞相府的官员簿,便可一目了然。

——孝廉!

——在这个时代,一个一无是处的‘孝子’,也是可以做官的!

——而且是朝堂中央亲自上门,求着让这个孝子做官!

寻常百姓孝顺,都能平白换来一个起码县令的官职,就更别说孝顺的天子,能在天下百姓心中,竖立起怎样高大的形象了。

甚至于此刻,即便已经意识到了刘盈此举的意图,殿内朝臣百官中,也仍旧有不少人热泪盈眶,就差没在额头上写‘社稷有后’四个字······

“罢继立大典,改群臣服丧······”

“嗯······”

在心中稍发出一声感叹,萧何望向刘盈的目光,只愈发安心了起来。

——刘盈是不是孝子,萧何不知道,也不敢乱猜。

但萧何知道,一个知道维护自身形象,甚至从无到有营造出‘孝子’形象的天子,就算上限不高,也起码不会是蠢货。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单论维护形象这一点,刘盈做的,就已经比先皇刘邦好了不少······

在殿中央足足跪了有三十息,终闻太后吕雉更咽着吩咐一声‘平身’,殿内众人这才面带哀痛的直起了身。

正当众人以为,接下来就可以步入朝议缓解时,刘盈的下一个举动,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太祖高皇帝驾崩,朕甚哀之,又今日岁首朔望,朝议大典。”

“特此诏告天下:宜今岁为朕临朝之元年,大赦天下,赐民为人父者爵一级,米二斗,布、帛各一匹,肉十斤;”

“乃令地方郡县举孝廉,凡闻名一郡之至孝者,皆入朝为郎,常伴朕左右,以正朕之德行;”

“朕虽痛失皇父,然不忍举国同哀,乃令朝堂有司诸布天下:凡汉之民,今岁皆输农税者半,依三十取一之制;口赋亦半,户六十钱。”

“另严令地方郡县,又关东宗亲诸侯:国丧未罢,不得大兴土木,除北墙兵丁、郡县戍卒,及渠、道之修缮事,皆不得征徭于民!”

此言一出,才刚起身的殿内百官,只又一股脑的跪了一地,甚至对刘盈沉沉一叩首!

“陛下恤民疾苦,臣等代天下万万民,谨谢陛下隆恩!!!”

齐齐一声拜贺,惹得御阶上的刘盈都有些呼吸粗重了起来,终还是勉强维持住仪态,神情肃穆的将众人虚扶而起。

可即便是在起身之后,殿内百官望向刘盈的目光,也还是一副‘陛下只要点头,臣就再磕一个!’的架势。

如果说,先前刘盈取消登基大典的举动,还多少带点政治作秀的意味,那后面这一连串本该出现在登基大典上的保留节目,却是实打实的仁及天下,泽被鸟兽了!

税、赋各减半,自是有汉一来头一遭;大赦、赐爵、赐米粮布肉,也是数年难得一见的好事。

最关键的,是刘盈以隐含警告之意的口吻,补上的最后一句。

——国丧未罢,不得大兴土木,不得征徭于民!

光这一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