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华夏第一场斗地主(2 / 5)

从旁边的鱼篓里倒出一条鱼,解释道:“这是黑鱼,刚捕的,先生的病刚刚好,吃这个最合适,可以补补身子。”

这是俗称的大黑鱼,大概二斤来重,黑中泛黄,纯野生,把黑鱼削片做成汤,适合病后食用,益气补血。

“哦哦....谢谢了....小病而已!”汤皖抱拳感谢道。

“可不能马虎,大病都是从小病来的。”摊主嘱咐道。

买完了鱼,汤皖跟着大牛,在菜市场又转了一圈,许多老百姓都认识汤皖,凑上来,不少打招呼,都是来关心生病的。

渐渐的,大牛的菜篮子被塞满了,沉甸甸的,汤皖双手也拎着菜,见该买的都买了,就打算打道回府。

在回去的路上,还没走到城门口,就看见前面的一处摊位上,围了不少的人,还能听见人群里头传来一些话,听不清。

汤皖快步走上前去,想看看什么情况,透过两层人,看到被围着的是一个身穿和服的女子,拎着一个空空的菜篮子,很明显是曰本女人无疑。

“我不卖你们曰本人菜,你上别处去买吧!”摊主是一个中年人,坐在地上,正在挥手说道。

“为什么不卖,昨天我还买了!”曰本女人不明白道。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反正我不卖。”摊主所以摆弄着地上的菜,把好看的放到上面,不好看的放到下面,不耐烦的说道。

这个和服女子的丈夫在华夏经商,因此也随他丈夫在华夏生活,能说上一口流利国语,可见在华夏生活的时间不算短。

这一次的抵制曰货行动,才刚刚开始,和服女子是个家庭主妇,估计没能及时收到信息。

所以按着平日里的习惯,早上来菜场买菜,刚好遇到了这种不卖菜的情况,正一脸的迷惑,又问道: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摊主不作声,不想搭理这个和服女子,倒是旁边围观的群众却七嘴八舌的说道:

“我劝你还是趁早回去吧,今天是肯定买不着菜了。”

“你们那个公使,指示人,诋毁皖之先生,我们可都知道了。”

“除非他能道歉,不然就不卖你们曰本人东西。”

“不但他不卖,整个菜市场都没人卖,你还是趁早回去吧。”

........

和服女子总算是听明白了,看着这么多人,用不善的眼光看着自己,心里没来由的感到一丝害怕,提着篮子就要走。

却被人群给挡住了,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一时散不开,都在看热闹。

“让让,让她出去!”摊主看到,大喊道。

“都散了,散了!”

.......

汤皖也跟着人群散了,往家里走去,又忍不住回看了菜场一眼,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

不过也可以从这件小事看出,普通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正在提高,他们愿意参与群体性活动的欲望正在加强。

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民族凝聚力正在逐渐加强,尤其是在一致对外的表现,特别明显,比如这一次的抵制曰货行动。

不过才刚刚开始,连菜市场的小贩都开始参与进去了,那就更别说街面开店的,拉车的,餐馆吃饭的等等。

在回去的路上,汤皖敏锐的意识到,如果日置益不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一次的抵制事件,那么曰本的商人恐怕要吃大亏。

群体事件是有记忆的,当下一次同类型的事情再度发生,上一件事情的记忆便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只会比之前来的更加的迅速和猛烈。

不过,汤皖已经打定当一个吃瓜群众了,舆论这把双刃剑,是时候刺向曾经使用他的别有用心之人了,总该有人为此买单的。

走了一路,回到了家里,此刻有些累了,把菜放到厨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