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 3)

兄弟在饭桌上感慨一二,只是都是含蓄内敛的读书人,议论的又是位高权重的上位者,也不过是点到即止的几个眼神和词句,感慨下时光的流逝,回忆回忆曾经的年少轻狂。

荀故风看两位好友说的含蓄,听的一样认真,今天他已经听了不下市场这样哑谜般的走心交流,好似皇后娘娘有孕,承载了京中一半同龄官职的往事。

曹侍讲拍拍荀兄弟的肩“你呀,不在京中长大,真是可惜了,可惜了呀,否则定能为当年的盛况留诗百首写赋千篇。”

“哪里,曹兄盛赞了。”

“不,不是赞你——”曹侍讲看眼曹署正,两人同姓名曹,又是同科,虽然一个人进了神乐署,一个进了国子监。

但两人多年交情,如今又入仕多年,眼看着都升不动的未来,更是心心相惜,两人彼此心照不宣的互看一眼,均知道自己赞的是谁。

曹署正颇为感慨的喝了一杯,最近梅氏闹的厉害,今天又是这样的大事,她定然也准别在家里闹了!

他就不明白,他们这样的升斗小民,京中一抓一大把的小官职,她成天盯着那么高的位置做什么!做什么呀!

荀故风笑笑,温文尔雅,如沐春风,便知他们赞的是谁。

曹署正看向荀故风,眼中多少有些羡慕,状元出身,皇上钦点的御前行走,今春任命的从六品故外领事,实打实的官职位置,积累经验的好去处,这是皇上要重用的节奏呀!

反观他们,就是混日子!升斗小民,说起来真讽刺,荀故风还乐意跟他们喝酒,就凭这一点就是兄弟!“来,喝一个!”

荀故风酒量很好,但从不在外多饮,来京城两年多,也没有人知道他会喝且能喝,以前在赌场,他能喝完全场的人。

现在只是轻抿而已。

曹署正一口喝完“好兄弟,我们当年这一届,风流人物当属徐相。”他们能在荀故风面前吹的,也不过是别人的风采!可那又怎样!那也得吹,不能让兄弟看不起他们!

曹侍讲点点头,这点他赞成。

荀故风为两人斟上,喝的不高,微微上头的时候最是让人招架不住,偏偏他们两位总能喝。

“徐相,那绝了——”

“绝了——”

“知道《山川杂记》吗?策论参考物《明心论》知道出自哪里吗?”

“都是徐相提笔,国子监刊印的标杆级书籍,与娘娘现在拿出去开学堂的不是一个类型。若说天下师,你们都要尊徐相一句师父,对了,成天徐相徐相的说,都忘了徐相比我还小一岁,哎……不说了,喝。”

荀故风看着两人,心中有些诧异,《明心论》出自徐相之手?他还真不知道。

曹署正对《明心论》印象深刻“说起来也是奇,当年徐相明明已经交了三篇策论,均得到夫子极大的褒奖,徐相不知道怎么了,一个月后竟然交出了《明心论》一时间轰动朝野,不过徐相当年太小《明心论》又太过于复杂,徐相便没有用自己的名字署名,但《明心》却是徐家书房的名字,了解当年事情的人一听《明心论》便知道出自谁手。”这些秘闻不知道了吧?

荀故风的确不知道,他曾反复研读的策论范本竟然出自徐相之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