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太上皇纳税(3 / 4)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13 字 2023-03-17

九千三百多斤。

每只箱子装两千两,十五万两就是七十五个箱子,这么多的箱子一字排开,在巡抚行辕的门前占据了好大的一片面积。

刘承江认真检查者每一个箱子上的封条是否完好,在确定无误之后,刘承江大声命令道:“开箱验货!”

封条撕掉,箱子被打开,一根根的金条铺满了整个箱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金条的样式是朱瞻基亲自制定,每一根金条十两,这一箱子的金条便有二百根。

在税务部的官吏一根根将金条清点出来,又亲自用称称量,当一个个准确的数字报出来之后,老百姓们沸腾了。

太上皇出海的消息一年前在百姓的茶余饭后议论了一些时日,慢慢的因为没有太上皇的消息,便渐渐的淡忘。

人总是容易淡忘,哪怕这个人是曾经让他们从苦难里逃脱出来的人,老百姓没想到太上皇再次回归到大家的视线里竟然带回如此多的财富。

当第一个箱子的黄金称量完毕,官吏大声向刘承江汇报:“禀报尚书大人,第一箱共有黄金两千零一两。”

“好!继续称量第二箱!”

随着一箱箱的黄金称量出来,老百姓不停地掰着手指计算着太上皇一共带回来多少黄金。如今的大明百姓可不是二十年前的百姓,尤其是天津这样的富裕地区,老百姓基本上人人都读过书,简单的计算更是不在话下。

直到最后一箱黄金核对完毕之后,刘承江向朱瞻基汇报道:“启禀太上皇,税务部一共清点黄金十五万又一百一十二两。”

“你们确定无误就好,现在开始课税!”

“是!根据大明海关关税规定,黄金属于贵重商品,需要向朝廷课税六成,太上皇需要向朝廷缴纳关税九万又六十七两又二钱,太上皇可有异议?”

“朕无异议!”

“那臣便要清点朝廷赋税,以便上缴国库。”

“刘大人请吧!”

原本每个箱子都已经清点出数额,现在不过是再重新计算出纳税的额度,这个过程很快便完成,接下来刘承江再次禀报:“太上皇陛下!根据大明税务法,大明任何工商业收入时都要向朝廷缴纳一成商税。

太上皇陛下的黄金收入乃是工商业收入,需要缴纳一成商税,太上皇可有异议?”

“朕无异议!”朱瞻基忘记了自己出海的时候是按照注册公司登记的出海活动,税务部门征收商税合情合理,只能咬牙点头同意。

剩余六万两黄金又被分出六千两商业税收,老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到朝廷的税官向太上皇征税,这让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

没想到连太上皇都要交税,那咱一个小老百姓有什么理由不交税呢?

在回京城的火车上,朱瞻基问道:“朕忽然发现一个关税的弊端,若是我们这样对黄金征收高关税,是不是会阻碍黄金向我大明的流入?”

“陛下!不会的,税务部执行的两种标准,黄金作为商品进入大明,需要缴纳高额的关税,因为朝廷不清楚这些黄金将来会干什么。

若是作为货币进入大明,这些黄金在海关的大明货币结算银行就会被兑换成大明的货币,进口的黄金只要缴纳一成的铸币税。

当然这笔钱是在海关的监管之下,必须用于采购大明的货物,不得用于在大明购置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

这笔钱在离岸时若是没有花完,可以足额带走。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贸易发展,毕竟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不转化为商品购买力,就是一堆贵金属,对大明的发展并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朱瞻基点点头道:“贵金属管制是对的,同样还应该对一些宝石、珊瑚类的奢侈品加征高额关税,毕竟能够买得起这玩意的都不会普通百姓。

就算是税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