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征西北(2 / 4)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02 字 2022-02-09

能发生,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只要我中原华夏抵挡不住异族的侵扰,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会被异族凌辱。

而我们身为男人、身为军人,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身后的父母兄弟、妻儿老小不受这种欺凌,将这种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当中,这就是我们打这场的意义。

今天我们不打这一仗,当那些异族吞并了瓦剌、吞并了鞑靼,大明的万里边墙就会暴露在异族的兵锋之下,到那个时候我们要花费的代价将会更大。

今天我们打这一仗,是为了避免将来打更大的仗,今天的牺牲是为了换取未来的不牺牲和少牺牲,为了亲人的安危,为了大明的未来你们愿意为大明战斗吗?”

“愿意!”

“愿意!”

“愿意!”

“好!朕为有你们这样勇敢的将士而自豪,朕在这里谢谢你们,并预祝你们在战场上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开拔!”

朱瞻基看着被挑选出征的两万人马在方瑛、也先、李震和石亨的带领下陆续走出校场,回头对高台上的王骥与方政说道:“二位爱卿,这一次的出征虽说是为了击败西北的钦察汗国,可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是什么两位一定不能忘记。”

王骥郑重承诺:“陛下请放心,臣等晓得轻重,一旦将这个西北的势力打得太狠,就会造成西北的势力重新洗牌,原本被钦察汗国压制的势力就会迅速填补钦察汗国留下的权力空白,这些势力会对我大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都是无法预估的。

与其将局势变得不可控,不如将局势控制在大明可控的范围之内。”

“尚德所言极是,大明如今直接控制的疆域已经足够大,没必要为了土地四处征伐,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亲手建立一个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接受的秩序。”

“陛下圣明,大明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与裁判者,而不是变成一个让所有国家的百姓与人民厌恶的秩序破坏者。”

“王阁老说的有一些道理,不过臣认为我大明能够号令天下的不是规则,而是大明的陆海军,军队才是大明任何对外政策的底气,过分的强调规则并不可取。”

“方提督,老夫没有否定军队的重要性,军队对于维稳很重要,可是不能什么事都靠军队来解决,那是穷兵黩武,就算强如汉武帝,最后也只能下《轮台罪己诏》,为自己的穷兵黩武谢罪。

老夫知道你代表着军队,担心朝廷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军队在朝廷中的地位,这一点上其实你是多虑了,你想想如今朝廷内阁你们军队就占了七个席位,可以说是内阁最大的一股力量,其他的部门可都是单打独斗。”

被戳中心思的方政尴尬地挠挠头,不知该什么好,论起辩论武臣从来就没有赢过文臣,这也是一到和平年代武臣总是会被文臣压制。

朱瞻基微笑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一个国家没有文治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一个国家不注重军事就不能守住国家的财富,守不住国家的财富,前宋就是我大明的前车之鉴。

北宋皇帝都能够被金人掳走,国家财富被金人抢掠一空,巨大的财富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到了南宋依然不吸取教训,还是文治高超,空有经济实力却不能将实力转换成国防实力,这就是不重视军事的血的教训。

朕知道你们文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对武人贬抑,前宋以来武人地位在风评中江河日下,从赳赳武夫、国之干城,变成了贼配军、丘八,甚至把军人与土匪相挂钩。

文人瞧不起武人固然有武人的劣根性,比如武人不喜文墨,以粗人自居,觉得自己没文化胡来有理。武臣自己不争气将把柄送到了文臣手中,于是乎文臣就会对武臣进行弹劾,跋扈无礼成了武臣的代名词。

玩儿心眼儿武臣哪里是文臣的对手,几轮较量下来,武臣就会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