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七章 大江歌罢掉头东(六)(3 / 6)

“……最近几天,读书会也有动作。”陈廷低声道,“根据这几天传来的情报,自从何文开始往各地传令不许迫害读书会成员开始,公平党的其余四位都开始了明面上的对抗,他们在大的地方封锁了道路,开始抓捕匿藏小册子的公平党成员,但整个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过去四方抓捕读书会成员,多以想法激进、私下里串联试图往西南靠拢的人员为主,但这一次,扩大到了只要留存西南典籍者皆有罪的范围,各方第一时间都抓捕了数万人,可接下来便发现,大量的冤假错案、栽赃嫁祸……毕竟私藏书册便有罪的判断过分笼统,有部分读书会成员直接将册子扔到了对手或是无辜者的家中,也有大量以类似手段清除政敌的情况发生……”

“……从这两日各方传到江宁的讯息当中,我们买出了一些,发现有大部分都是中层开始报告这类乱象的文书,有的栽赃嫁祸极其明显,地方上抓了人,并不敢第一时间采取处置手段,这还是相对理智的。但几日的时间下来,我们能查到的至少有十余处城镇或是城镇当中的中低层势力,主官与副手抓住机会相互攻讦,引起了火拼。”

陈廷递过来一份报告:“您看这里,常熟的感化乡,‘阿鼻元屠’中层的一名副手造反,杀了自己老大,数千人火并,但今日上午传来这份报告,说混乱可能便是由读书会的事件引起。两名主官早有嫌隙,接到命令之后,第一时间互相栽赃……如今谁是谁不是已经说不清楚了,这名副手在将老大杀死后,同样在地方上搞肃清,然后扬言要投向许昭南,他强调自己不是读书会的叛逆……”

“这类主官与副手攻讦引起的火拼是一个麻烦,栽赃嫁祸也是一个麻烦,与此同时,暗地里行刺的情况也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读书会的成员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试图往何文的地盘上转移,但道路已经封锁了。这些报告里有一部分人,平素就表现出了读书会倾向的,爱跟人谈论西南思想,大概是意识到自己跑不了了,铤而走险直接选择了行刺主官甚至是无差别的杀人……类似的情况也有几十起,只多不少,这些人都说,自己是为了公平党的未来……”

陈列出来的这些消息桩桩件件,丁嵩南拿着油灯,粗略地看了一阵,放下时方才开口。

“看看这些东西,或许才是何文想要革新的主要缘由。”

“丁队指的是……”

“组织度。”丁嵩南叹了口气,“往日里在西南时,宁先生曾经说过几次,个人的力量有限,因人成众,决定一个群体力量的最核心指标,也就是组织度,远大的理想是为了组织度,严苛的纪律是为了组织度,一层层的监督,是为了组织度。而违反组织度的最大难题,在于人性的弱点。”

“人皆有弱点,想要享乐,想要偷懒,想要不劳而获,愚昧的人看不到未来的利益,觉得只要眼前有口吃的,各种折腾毫无必要……那么就得有宣讲、就得有教化,得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让大家看到中线、长线努力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在短期最好也能有良性的获得,让长中短期的利益于人性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不能为了长期的利益,让人在短期直接就不吃饭。找到这些平衡点,一个组织,才能获得最好的组织度……宁先生曾坦言,他也不知道这个最好的平衡点,在哪里。”

“但是看看公平党,组织度一塌糊涂。两年的时间,看似硕大无朋,实则一盘散沙。五位大王相互之间没有制约,至于五位大王之下呢?什么八执、三才、四镇、七杀,五位大王真的能如臂使指吗?也不行,这些头目,也各有各的山头和想法,在这些人之下,感化乡的这位中层头目,主官与副手之间也有山头。说白了,这千万人的公平党,其实更像是成千上万个匪寨拿了几面旗子随意聚合的结果……”

丁嵩南顿了顿:“这次公平党大会,何文闹得沸